香港殿堂级导演杜琪峯最近亲自来到台北,出席了以他为主题的专题影展「奇峯無邊 銀河無際:杜琪峯與銀河映像」。此次影展回顾了银河映像近三十年来的辉煌历程,展出了二十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影迷们得以重温经典之作。影展不仅通过映前映后的座谈会和媒体见面会,让杜琪峯有机会分享自己对当今华语电影及全球影坛的深刻见解,还为影迷呈现了这位电影老兵犀利的批评与独到的观察。
作为开幕片,选映了2000年上映的《鎗火》。杜琪峯透露,该片的制作预算仅为250万港币,拍摄时间也只有短短19天。他幽默地说:“拍得快,剪得也快,看起来却非常贵气”,这番话引发了观众阵阵笑声。他也坦诚,尽管片中有不少穿帮镜头和剪辑上的瑕疵,但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完成制作,全靠团队的默契和热情。
杜琪峯特别强调,当代电影作品普遍缺乏“视觉设计”和“节奏感”,而这些恰恰是他在《鎗火》中所着重呈现的元素。他提到,影片中的镜头安排以空间调度和肢体节奏为主线,旨在让观众重新感受到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
在座谈会上,杜琪峯毫不掩饰对当代电影创作环境的失望。他批评现今许多导演过于遵循规则,受到投资方、审查制度以及市场调查结果的束缚。他直言:“电影不是拼规范,不是做PPT,而是一门艺术。艺术要充满想象力,并且要敢于冒险。”他以拍摄《黑社會》为例,强调创作不应畏惧触及敏感议题,否则最终呈现的作品只能是平庸之作。然而,他也无奈表示,如今如果在香港重拍该系列已经不可能,面对现场影迷不断追问《黑社會3》的消息时,他苦笑着说:“我早就想拍了,但现在拍不了,就算写完剧本也不一定能拍。”
在媒体见面会上,杜琪峯进一步表达了对当前影坛过度强调“政治正确”和安全题材的不满,认为这些作品往往显得过于平淡、缺乏冲击力。他直言:“我不是反对政治正确,但电影不应仅凭这个标准来过关。”他还坦言,近年来许多奥斯卡获奖影片让他“无聊到想打人”。
与之相反,杜琪峯更加欣赏那些具备想象力、节奏感和创意融合的经典电影。他提到,今年重温《音乐之声 The Sound of Music》依旧感动至深,而新电影往往“雷声大雨点小”,不过分依赖宣传和话题炒作。
影展除了展出杜琪峯亲自执导的多部代表作,还展示了他在幕后支持的电影,如游乃海执导的《鐵三角》、郑保瑞的《文雀》和麦浚龙的《殭尸》等。策展人卓男指出,银河映像不仅塑造了香港电影的独特美学,还为香港电影生态培养了许多中坚力量和新锐创作者。
尽管近年杜琪峯较少亲自执导,但他依然坚持推动原创精神。他强调,创作者应该具备“讲好故事”的热情,而非仅仅追求奖项或快速赚取商业利益。影展首日,观众热情高涨,门外排起了长龙,许多影迷身着银河映像T恤,手持DVD封面请求签名。观众洪先生表示:“杜Sir的电影陪伴我成长,今天能够在大银幕上观看《PTU》与《暗戰》,简直是圆梦。”也有不少年轻影迷表示,虽然以前只听说过银河映像的盛名,但如今终于体会到“香港电影的灵魂”所在。
此外,影展还为前100位购买套票的观众提供了影迷礼包,内含海报、小包和透卡等纪念品。影展的配套展览还重现了香港银河映像办公室的场景,杜琪峯的办公室里有一张乒乓球桌,而这张桌子也被复制到了现场。杜琪峯在忙碌的日程中抽空亲自上阵,与影迷们共同享受乒乓球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