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竟然会在相亲现场遇到一出“行为艺术”。这事儿说的是最近王婆说媒的现场,突然出现了一位戴面纱的“古风美女”,一开口就要1000万彩礼,气得王婆当场翻脸,网友们更是一片喊着封杀她。这是搞笑,还是在搞心态游戏呢?
现如今,相亲能搞成这样,究竟说明了什么?人虽然越来越多,可是真正带着诚意的人,似乎是寥寥无几。
时间地点先交代一下。事情发生在开封的万岁山,王婆说媒的现场。
事情刚开始时,气氛已经颇为紧张。那天热得像个烤炉,台下的观众纷纷抹汗,而在这时,一位穿着古装、戴着面纱的女子从人群中走出,仿佛是从武侠剧中走出来的角色。她缓缓登台,宣布自己28岁,来自四川,从事美容行业,并自称是“泡面姐姐”。她还给自己取了个理由:“我不希望别人因为我的外貌喜欢我,我想展现内在美。”
听到这里,内在美这个词虽有点理想化,但也能理解。可问题是,你蒙着脸来相亲,这样岂不是反而让人无法真正了解你?如果真想让别人看到你的内在,那不该是摘下面纱、展示自己吗?
但考虑到她可能是紧张,咱们先不下结论。
刚开始,她的言辞还算得体。她提到自己家教传统,绝不吸烟、不喝酒、不蹦迪,交际圈干净。还说自己曾经有过一次长跑恋爱,男方在事业成功后抛弃了她。这段话说出来后,场面顿时有些同情的氛围,大家开始觉得她可能是那种“想过稳定生活却被现实击打”的类型。
她继续讲,说自己择偶标准不高,不看长相、不看身高,甚至年龄只要“满18岁”就可以——这话若发到B站,肯定能引来无数直男留言:“28岁姐姐不设限择偶”。果然,现场很快有男嘉宾举手表示想上台认识她,甚至一位年仅19岁的男孩急着表达自己想和她交往的意愿。
然而,真正的戏剧性时刻来了。
就在王婆准备为她牵线搭桥时,这位“泡面姐姐”突然开口:“我还有个条件,就是我需要一千万彩礼。”
这一句话一出,现场瞬间安静了。王婆原本笑得亲切的面容,瞬间变成了震惊的表情。王婆愣了一下,才问:“你说什么?”她补充道:“这彩礼是我们两个人共同的,不是我个人拿走,而是为了让对方更珍惜我。”
这是要彩礼来“增加珍惜”吗?这个说法一下子让全场气氛变得异常尴尬。王婆也火了,话筒一摁,直接回击:“你是不是做梦呢?”而“泡面姐”还硬气地反驳:“这是我对婚姻的保障。” 王婆毫不客气地反问:“那如果离婚了,你能赔两千万吗?让对方不亏。”“泡面姐”顿时沉默:“不能。”
此时,全场的男嘉宾脸色都变了,王婆果断地宣布:“我这个台不适合你,你的三观简直颠覆了我。”
事情发酵得很快。次日,视频迅速占领了热搜,关于“泡面姐姐”、“一千万彩礼”和“王婆翻脸”的话题不断发酵。
但经过一番调查,大家发现,这位“情感受害者”根本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无助女子,而是个小网红。她有自己的社交账号,平时就以戴面纱直播为主,根本没有露脸。换句话说,她根本不是来相亲的,而是专门来蹭热度、赚流量的。
网友们很快扒出了她的社交账号,发现她在短短一天内涨粉了上万,但评论区几乎全是骂声:“你这是来蹭热搜的,不是找对象。”“一千万彩礼,你配吗?不如给王婆一千万,让她别再管你。”
这场操作彻底让观众对她的同情心消耗殆尽。如今的相亲市场已经够艰难了,你竟然上演这样一场戏,简直是在添堵。
话说回来,王婆的说媒活动本质上其实是一场“半真半假”的表演。虽然它有一定的流量和舞台效果,但也有底线:你可以表演,但不能太离谱,不能把大家的真心当作你的剧本来利用。
“泡面姐”显然是精心设计的:从蒙面出场制造神秘感,到苦情故事引起同情,再到“贤妻人设”吸引男生,最后一刀切入“彩礼一千万”,引爆舆论,最后借此收割热度。她的逻辑链清晰,节奏也很有冲击力,但她踩中了别人对真诚择偶的底线。
简而言之,演技可以有,但脸不能不要。王婆的说媒之所以火,恰恰是因为大家对“真诚择偶”还有一点幻想。你可以是普通人、离异者、甚至经济条件一般,但不能是故意装出来的。
一千万的彩礼,简单来说,你根本不想嫁人,而是想通过婚姻白捞一笔。至于那点蒙面滤镜,真的无法支撑得起你的千万彩礼剧本。
最狠的一句话是网友的:“你这‘泡面姐姐’,怕不是泡面吃多了,把脑袋泡坏了。”你想靠一场戏换取热度,但你却拿着别人对感情的认真和信任去做游戏。
这种流量迟早会反噬你。别拿别人真心的底线去交换自己的流量,也别让“彩礼”变成你炒作的工具。这个世界不欠你红,也不会因为你会蹭热度就尊重你。如果真想出名,去拍戏,而不是在相亲场上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