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厂推出的综艺节目《一饭封神》自上线以来,便成为了众多争议的焦点。特别是韩剧的支持者们,从节目一开始就不断质疑:这档节目是否抄袭了韩国的《黑白大厨》?随着舆论的发酵,关于“抄袭”与“买了版权”的辩论不绝于耳,直到奈飞韩国正式声明“没有卖过版权”,这才将争议推向了高潮。
奈飞的这一声明几乎将《一饭封神》钉在了“抄袭”的耻辱柱上。若真是抄袭,那么在这场风波中,受伤最深的无疑是谢霆锋。作为节目的评委,谢霆锋表面上似乎与“抄袭”无关,但大家都清楚,他才是节目最大的流量担当——他的名字就是节目的金字招牌,而其他评委,包括李诞在内,似乎都只是配角而已。
更让人关注的是,谢霆锋一直以来自诩为“食神”,开设了私房菜,推出了《锋味》系列节目,并创作了不少与美食相关的作品。谢霆锋对“原创”有着深刻的坚持,甚至直言:“最讨厌的就是抄袭”。然而,《黑白大厨》自2014年开播以来,已成为亚洲最受欢迎的美食节目之一,节目里有“港点女王”郑智善的身影,谢霆锋这样深耕美食圈的人,不可能对这档综艺没有所耳闻。
《一饭封神》里,谢霆锋一度走到后厨检查,与《黑白大厨》中的某些镜头极为相似,这也导致了不少网友将节目批评为“像素级抄袭”,甚至有人直接指责节目将整个创意“搬运”了过来。从赛制到比赛场景,从背景板的设计到镜头的语言,几乎所有细节都在模仿《黑白大厨》。面对如此“高仿”的节目,若说谢霆锋毫不知情,似乎根本不太可能。
正因如此,当《一饭封神》陷入舆论漩涡时,谢霆锋成了攻击的重点。虽然其他人或许还能为自己辩解“不知道这是仿韩综”,但谢霆锋显然不能。问题是,《一饭封神》真的翻车了吗?
我认为并不完全是。虽然节目在形式上借鉴了《黑白大厨》的赛制、场景设置和镜头语言,但它在内容上无疑呈现了浓浓的“中国味”。如果说形式上有“借鉴”,那么节目呈现的每一道菜肴和背后的文化才是真正的原创,它充满了地道的中国风味。
《一饭封神》中的厨艺之精彩,可以用“百花齐放”来形容。基于地方特色,这些菜肴的创新几乎无所不能:北京的豆汁能变出皖南的风味,广西的沙虫可以在川菜的怀抱中游刃有余,云南的菌菇与法式烹饪碰撞出火花,甚至脑花也能被做成“芙蓉燕窝”或分子料理,变身为“香脆猪脑虾菌陈皮豆”。这些融合的创意,带着中国餐桌上最火热的“烟火气”。
其中,一些令人惊艳的表现也堪称神来之笔。比如魏桂荣,这位在伦敦被誉为“油泼面女王”的厨师,曾自豪地说,哪怕是从不懂得用筷子的英国人,也会被同行嘲笑。而年轻的00后厨师们,也不甘示弱,他们将陕西腊牛肉的胡辣风味巧妙融入东海的黄鱼肚子,完成了“陕西版乾坤四宝黄鱼”的惊艳之作。还有俞涛,他的“九转大肠”深得老百姓的喜爱,堪称厨艺的巅峰之作。
谢霆锋在节目中说过一句话:“摆盘再美,食物冷了就是原罪。”这句话既有残酷的现实感,又让人不禁回想起他曾在《决战食神》中的经典表现。当老字号的薛师傅做出的“香辣蟹”上桌时,谢霆锋一尝,便再也停不下筷子,连番夸赞,这才是“食神”之道的真实写照。
虽然不可否认,韩国综艺的“借鉴”现象在中国综艺中屡见不鲜。过去五年里,已有18部韩综被抄袭,20次抄袭事件发生在中国。但《一饭封神》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揭示了国产综艺的一个现实:虽然形式可以模仿,但文化的根脉永远无法复制。中国的美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早已超越了《黑白大厨》这样的节目框架,真正的精髓,是那传承千年的中华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