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戏台》将背景设定在了民国时期,那时军阀割据,战火纷飞,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就在此时,戏曲这一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五庆班满怀憧憬来到京城德祥大戏院,准备上演经典剧目《霸王别姬》,却没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将戏班卷入一场啼笑皆非却又惊心动魄的闹剧之中。
军阀洪大帅身为手握重兵、草菅人命的军阀,明明对戏曲一窍不通,却凭借权势强行要求戏班更改《霸王别姬》结局,让霸王取胜、刘邦上吊。
前台,观众因演出混乱愤怒不已,退票、砸场让戏院经理吴先生焦头烂额;后台,戏班班主侯喜亭为保众人性命,周旋于洪大帅与观众之间,艰难应对困境。
此片,陈佩斯饰演的侯班主无疑是全片灵魂人物,他深谙乱世生存艰难,面对权贵时,不得不表现出圆滑世故,强颜欢笑、委曲求全。
当洪大帅提出改戏的无理要求时,他那句 “都是为了活命啊”,伴着对祖师爷牌位的叩拜,令人心酸,深刻展现出小人物在权力碾压下的无奈与悲哀。
然而,他内心深处对戏曲艺术的热爱与坚守从未改变,即便身处困境,仍坚持 “角儿得有角儿的样子”,这份执着令人肃然起敬。
《戏台》通过戏班遭遇,展现民国时期社会黑暗混乱、艺术凋零挣扎以及人性的光辉与丑恶,在这小小戏台上,我们看到历史沧桑变迁,也看到人类在困境中的不屈精神。
走出影院,华灯初上,《戏台》中的画面与人物仍在脑海挥之不去。
戏里锣鼓声似仍在心中敲响,它没有讲述大道理,只是呈现一群人在乱世被折腾却始终怀揣念想不放弃的精神与骨气;特别是侯班主捡起地上戏服、拍去灰尘的画面历历在目,“只要人在,戏就还能唱”。
生活虽然常常带着混乱,但始终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前行,就会有希望,活着的信念比什么都重要。
陈佩斯用 32 年沉淀,为我们带来这场艺术盛宴,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戏台》就如同一杯浓茶,初尝苦,细品甘之如饴。
它也在时刻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坚守,就像戏台上那盏明灯,只要亮着,就有希望。
文|娱乐八卦号外、书台小事
图|来源于网络
喜欢的朋友点赞分享加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