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焦晃穿纸尿裤住顶楼!三婚妻子补满烟头洞的衣服,他却只念着“来点戏吧”,看完破防了。
导演胡玫最近发的视频,看得人心里堵。九个月没见,焦晃身上那件蓝格子POLO衫还是老样子——烟头烫的洞密密麻麻,只是这次,小他30岁的妻子陈晓黎用布块补得整整齐齐,像打了一排补丁勋章。
可衣服补得再整齐,也遮不住岁月的刀。去年冬天见他时,虽然穿破旧睡衣,好歹能扶着助行器送胡玫到顶楼围栏边,敬个礼目送。现在呢?胡玫坐在对面说话,他半天没反应,眼睛浑浊得像蒙了层灰,嘴微张着喘气,木愣愣的。
想站起来送送客人,手撑着沙发扶手倾了倾身子,两秒不到又瘫回去了。
这可是“康熙本尊”啊。当年演《雍正王朝》,他把康熙的威严和无奈演活了,网友说“他一出场,龙椅都得给他让位置”。现在呢?连自己演的角色都认不出了。胡玫拿出手机放剧,问他记不记得,他茫然地摇头,陈晓黎在旁边小声说“他又忘了”,语气里全是无奈。
忘事忘得厉害,纸尿裤却没离身。老式小区没电梯,家住顶楼,每天上下楼成了奢望。妻子和保姆两个人,怕是都难把他挪下楼晒晒太阳。
可你猜怎么着?胡玫随口问他“还想演戏吗”,他突然来了精神,声音不大却清楚:“来点戏吧!”
那一刻,他眼睛里好像有光了。
胡玫让他来段《将进酒》,谁都没指望他能记住。毕竟刚才陈晓黎说的话,转头就忘。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出口,所有人都愣住了——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连换气都带着戏味儿。短短一首诗,被他念得有悲有壮,那股子演员的劲儿,跟刚才瘫在沙发上的老人判若两人。
他想坐直身子配合表演,试了两次没成功,索性就瘫着念。可你看他表情,一点没觉得沮丧,反而带着点得意,好像在说“你看,我还能演”。
衣服补了洞,记忆补不上了。
但有些东西,比记忆更顽固。比如对演戏的执念。
去年见胡玫,他穿的睡衣全是烟头洞,陈晓黎没补,大概觉得老爷子随性惯了。今年补了,或许是觉得,哪怕忘了全世界,总得让他体面点。可焦晃自己好像不在乎体面,他在乎的,是能不能再“来段戏”。
90岁的人,眼睛早没了当年的光。
但只要提到演戏,那光就会回来。这哪是热爱啊,这是刻进骨子里的本能。就像老匠人临终前还想摸一摸工具,他到这份上,还想摸一摸角色。
有人说这是“廉颇老矣”的悲凉,我倒觉得,这是另一种圆满。人这一辈子,能把一件事爱到成了本能,管他老不老、忘不忘呢?至少在念《将进酒》的那几十秒里,他还是那个站在舞台中央的焦晃,没输。
只是看着他补满补丁的衣服,想着顶楼没电梯的家,心里还是发酸。要是能有部戏,让他坐着演个小角色,哪怕就几句台词呢?也算圆了这老爷子最后的念想了。
你说,人这一辈子,到底图个啥?或许就是老到记不清昨天吃了啥,却还能为一件事眼里冒光吧。
声明:本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