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生日直播,赵露思爸爸顶着一头银白色头发亮相,弹幕瞬间炸锅——“这发色比女儿还潮!”“父女染发局,内娱第一人!”
老爷子不是第一次配合女儿审美,早在赵露思拍戏期间,他就染过黄发陪在身边,被粉丝调侃“最潮星爸”。表面看,这是一场温馨的亲子互动,可深扒下去,这场“染发亲情秀”更像是赵露思原生家庭疏离的遮羞布。
“染发父女”的温情面具,遮不住原生家庭的裂痕赵露思曾在节目里轻描淡写:“我和父母不熟,连电话都不打。” 16岁离家后,她与父母的关系淡漠到近乎陌生,生病抑郁最严重时,父母甚至不知道她在吃治疗心脏的药物。这种疏离感在娱乐圈高压环境下被放大——父亲癌症确诊时,她因剧组限制无法回家,直到爷爷去世才见上父亲一面。讽刺的是,当她在直播中哽咽提及这段煎熬时,网友的焦点却是“她爸状态这么好,哪像癌症患者?”
染发成了父女间少有的情感纽带。赵露思曾说“想染一辈子的头发”,而父亲用漂发回应,看似支持,实则暴露了这对父女沟通的贫瘠——除了头发颜色,他们似乎找不到更深的交流方式。染发是行为艺术,是亲子关系的代餐,是“我们很亲密”的表演,但真正的亲情不该只停留在发梢的化学染料上。
从“甜妹”到“茶姐”:公众形象与真实人格的撕裂赵露思的公众形象一直很分裂。一边是“甜妹”人设,一边是“茶姐”争议。她曾在社交平台手滑表白肖战,被质疑蹭热度;自制公益综艺《小小的勇气》被骂“炫富”,问山区孩子“有没有拍过艺术照”的操作直接翻车。
网友嘲讽她“脑袋空空”,但更可能的原因是——一个从小缺爱的女孩,根本不懂如何正确表达共情。 她的抑郁症和失语症被部分人解读为“卖惨”,可医疗记录显示,她的焦虑和抑郁分数远超正常范围,甚至需要重新学习用儿童餐具吃饭。染发成了她的心理重建仪式,粉紫色挑染被心理学家解读为“通过外形改变找回掌控感”。可惜,公众只关心她的发色是不是新剧营销,没人问她“疼不疼”。
资本压榨下的“染发自由”,不过是另一种枷锁染发是赵露思少有的“自由”。她曾控诉经纪公司压榨,生病期间仍被强制工作,账户被划走205万赔偿金,解约面临4亿天价违约金。合同陷阱、职场PUA、带病赶工——她的遭遇是内娱“顶流韭菜”的典型样本。染发成了她为数不多能自主决定的事,可就连这点自由,也被资本包装成“甜妹转型”的噱头。
父亲染发配合她,表面是支持,深层是弥补。老爷子或许想用这种方式拉近与女儿的距离,可真正的亲情不该靠漂白剂维系。当赵露思在直播里笑着说“爸爸眼袋有点重”时,没人注意到她眼底的疲惫——这场染发秀,终究是演给外人看的。
染发会褪色,亲情不该过期。 赵露思的粉色挑染可以洗掉,但原生家庭留下的空洞,没那么容易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