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福把妹妹江德花接到城里,本想让她享几天福,顺便帮着带孩子,没成想闹得鸡飞狗跳。江德花看不上嫂子安杰,觉得她娇气、穷讲究,这还能理解,毕竟两人一个农村妇女,一个资本家小姐,隔着十万八千里。可她连同样是穷苦出身的孙妈都欺负,这就说不过去了。
这里面的弯弯绕,藏着最现实的人情世故,也扒开了人性里的丑。
江德花对安杰,说白了是又自卑又想压人一头。她总觉得 "我哥是团长,你安杰能嫁过来,是高攀了",看见哥哥对嫂子好,心里就酸溜溜的。安杰用抽水马桶、喝咖啡,这些她见都没见过的东西,让她既好奇又嫉妒,嘴上骂 "矫情",心里其实是怕被看不起。
所以她跟老丁的媳妇王秀娥最投缘,俩人凑一块儿就吐槽安杰,好像这样就能显得自己多高贵。江德福看得明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她就跟王秀娥这样的人能说到一块儿。"
可孙妈跟她一样,都是苦出身,江德花为啥也容不下?因为在她眼里,孙妈是 "佣人",而自己是 "军官的妹妹",论身份,她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第二次回安杰家,一进门看见孙妈住了自己以前的房间,她脸立马拉下来了。跟王秀娥唠嗑时还酸溜溜地问:"我嫂子对她有对我好吗?" 听王秀娥说 "差不多",她立马急了:"那不是把我当保姆了吗?"
这话里藏着她的小心思:她可以给哥哥带孩子,但不能被当成伺候人的,尤其是在安杰面前,她得端着 "小姑子" 的架子。可孙妈是正经被请来的佣人,拿工钱干活,凭啥要受她指使?
更可笑的是,江德花自己在农村被婆婆欺负了大半辈子,到了城里,反倒学起了地主老财的做派。孙妈洗衣服,她指挥人家去蒸蛋羹;蛋羹蒸好了,还得让孙妈端过来。她不光使唤人,还享受这种 "高人一等" 的感觉,好像这样就能忘了自己在乡下受的苦。
有一回她跟孙妈吵架,脱口而出:"你本来就是个老妈子,还怕别人说!" 这话多扎心?她忘了自己以前也是被人呼来喝去的,如今有了点小权力,就把气撒在比自己更弱的人身上。
江德花的逻辑特别拧巴:她觉得资本家就该跟佣人是仇人,所以看到安杰对孙妈客客气气,就骂孙妈 "被剥削得轻了"。可她自己呢?转头就把孙妈当丫头使,比地主还横。
最让人不舒服的是,她欺负孙妈还不算,被江德福批评了,居然撒泼打滚,说安杰和孙妈 "合伙欺负她"。晚上故意踢醒孙妈找茬,非要吵到鸡飞狗跳才罢休。这哪是来帮忙带孩子的,分明是来搅家的。
江德福说得对:"劳动人民瞧不起劳动人民。" 这话太戳心了。现实里就有这样的人,自己淋过雨,不是想着给别人撑伞,反倒要把别人的伞撕烂。他们受了委屈不敢找强者理论,只会捏软柿子,好像欺负比自己弱的人,就能找回点面子。
江德花这辈子也挺苦,男人结婚一周就打仗没了音讯,在婆家受够了气。可这些苦没让她学会体谅,反倒让她变得尖酸刻薄。她见不得别人好,更见不得跟自己一样的人过得比自己舒坦。
安杰后来跟江德花处得还行,可这段欺负孙妈的事,像根刺,让人想起就不舒服。这世上最难看的,就是底层人互害的丑态 —— 你踩我一脚,我绊你一跤,谁也别想好过。江德花的可恨之处,不在于她没文化、不懂规矩,而在于她把受过的苦,变成了伤害别人的刀。
说到底,人性这东西,经不住细看。有些人就算跳出了泥潭,心里的泥还没洗干净,一有机会,就想把别人也拉下去。江德花就是这样,她的可悲,不止在于命苦,更在于被苦难磨歪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