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还能再闯一回!潘长江用实际行动,打破了“人老就该退”的陈旧印象。
就在7月8日,他的首部短剧《进击的潘叔》上线了。这部名字就充满“冲劲”的作品,选题更是紧扣短剧市场风口——“豪门阔太爱上60岁保洁员”,无厘头却也极具吸引力。谁能想到,一直被视作“春晚老熟人”的潘叔,也走上了短剧这条“快进快出”的赛道?
剧情虽浮夸,节奏快到飞起,但因为潘长江等老戏骨的加入,质量一下子拉高了不少。广告植入虽多,却也显得更自然一些。相比那些一看就五毛钱特效、剧情尴尬到脚趾抠地的短剧来说,算是“清流”了。
当然,剧中的“老年黄昏恋”话题多少有些小众,加上略显夸张的情节设置,也让一些观众觉得有点“出戏”。但说实话,这部剧看得出潘长江是下过功夫的。他亲自设计笑点,甚至拿自己开玩笑,让人仿佛又看到了春晚小品中那个活灵活现的老潘。
在演艺界,潘长江曾是不可忽视的喜剧力量。他用那张标志性笑脸,为无数家庭带去欢乐。然而一切的转折,始于“潘嘎之交”。
随着短视频崛起,大量昔日光环褪色的明星重返视野。谢孟伟,那个靠“嘎子”一角出名的童星,在娱乐圈沉寂多年后靠短视频翻身。他抓住流量风口转型做直播带货,收入甚至比演戏还高。但也正因如此,他迷失在金钱的诱惑中,为了赚钱不惜踩线,最终因售假事件遭到网友声讨。
正当网友批评他时,潘长江出面了。他在直播中语重心长地劝诫谢孟伟,说这行水深,“你把控不住自己”。那时的潘叔,还让人觉得像个德高望重的“长辈”,一番苦口婆心令人动容。
结果——画风突变。
转身没多久,潘长江自己也入局直播带货,不仅卖酒,还在镜头前激情呐喊“321上链接”。曾说别人容易迷失,自己却也陷入其中,甚至被爆出销售问题产品。他坚称清白,可售价远高于市价、所谓“茅台内部渠道”被证伪,这些都让人难以释怀。
多年积攒的口碑,一夜间崩塌。潘长江的首次转型,正式宣告失败。虽说现在他依旧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但直播橱窗空空如也,似乎也明白了是时候收手。
但老戏骨从不甘寂寞。在长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主角资源向流量年轻演员倾斜的今天,短剧反倒成了“性价比更高”的选择。演戏是潘长江的老本行,即使不再是万人追捧的男主,也依旧技高一筹。比起那些表演青涩、台词稚嫩的新面孔,他显然更具舞台经验。
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何年过六旬的潘长江,还在执着于事业第二春?如果不是出于热爱,那多半就是对影视圈这块蛋糕的贪恋。
短剧虽小,利润可观。日收入从几百到几万不等,潘长江这种“带流量的老面孔”自然能拿到更高的片酬。相比之下,长剧资源紧张,配角酬劳低,竞争压力大,短剧无疑更适合“边缘老戏骨”的生存。
但这样一来,他也不可避免地牺牲了曾经的尊严与格局。原本应是“功成身退、享受人生”的年纪,却依旧奔忙在流量与收益之间,不免让人唏嘘。
事实上,不只潘长江。如今不少老演员还在固守主角梦,甚至频频出演偶像剧、“中年恋爱”剧,强行扮嫩、不肯退位,让观众愈发疲惫。
人应该明白进场的时机,也应懂得何时退场。在合适的时间优雅谢幕,比什么都重要。给年轻人机会,也给自己留下体面的最后一幕,这才是最值得尊敬的“老戏骨”风范。
或许,潘长江不是最好的演员,但他曾经是最令人熟悉的存在。而现在,观众只希望他别再用“倔强”,消耗那份珍贵的情怀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