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鬼》系列已经完结,回顾一下这部经典的香港喜剧片系列,来做个总结吧。
整个《开心鬼》系列共计五部,由黄百鸣亲自主导,起始于1984年,结束于1991年,跨度长达七年。按个人喜好,我的排名是:
1. 《开心鬼3 开心鬼撞鬼》
2. 《开心鬼》
3. 《开心鬼4 开心鬼救开心鬼》
4. 《开心鬼2 开心鬼放暑假》
5. 《开心鬼5 开心鬼上错身》
虽说《开心鬼》只是个商业化的喜剧IP,但它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这个系列,冥冥之中确实推动了香港电影的一些发展。
### 创新的突破
《开心鬼》系列的成功,源自于它的两大创新元素——“灵异”和“校园”题材。《开心鬼》和《开心鬼放暑假》就是典型的例子,它巧妙地将“灵异”与“校园”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个温馨、活力、搞笑的校园氛围。
在当时,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学生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后来,周星驰的崛起也证明了“学生群体”的巨大潜力。
除了这些基础上的创新,《开心鬼》系列还在不断发展。
比如《开心鬼3 开心鬼撞鬼》,加入了特效元素,徐克工作室负责视觉效果。那时候,黄百鸣驾驶出租车飞檐走壁的场景,张曼玉一个响指,时间静止的画面,都让人印象深刻。
到了《开心鬼4 开心鬼救开心鬼》,在“灵异”、“校园”和“特效”的基础上,还加入了恐怖元素。刘洵老师饰演的古代将军,气氛阴沉恐怖,令人毛骨悚然,特别是他口吐神秘触角吸食人类精气的画面,小时候的我根本不敢看。
《开心鬼5 开心鬼上错身》虽说有新意,聚焦于“狗变人”和“人狗情缘”,但因为没有了校园元素,总觉得少了些原汁原味。
### 校园与开心少女
系列的核心元素之一,就是“校园”,而这一点在“开心少女”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小时候看《开心鬼》时,可能更关注搞笑和灵异,而忽略了那些青春少女的独特魅力。如今再看,才发现这些“开心少女”的存在至关重要——或许《开心鬼》本身不再存在,但青春和少女的纯真,依旧在我们心中。
例如,《开心鬼1》中的李丽珍和罗明珠,《开心鬼2》中袁洁莹、罗美薇、陈加玲、傅明宪等,她们都在香港电影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大佬黄百鸣
当然,想说《开心鬼》系列怎么能不提黄百鸣呢?他不仅是这系列的演员、编剧、导演,还是监制、电影公司老板。
《开心鬼》第一部,在200万预算的情况下,狂赚1700多万票房。对黄百鸣来说,这个系列可以说是他通往“电影大亨”之路的敲门砖。
《开心鬼》第一部的导演是高志森,他当时年仅26岁,而这也是他的导演处女作。高志森能在这么年轻的年纪就执导一部电影,背后离不开黄百鸣的提携。他们年轻时便是戏剧社的朋友,交情深厚。
高志森后来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导演的贺岁片如《家有喜事》《花田喜事》等,不仅叫好又叫座,堪称经典。他的代表作《南海十三郎》也被誉为与《霸王别姬》相提并论。
《开心鬼3 开心鬼撞鬼》则是由杜琪峰执导,这部影片标志着杜琪峰重返大银幕。其实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杜琪峰曾对自己拍电影的能力产生怀疑,决定在TVB先磨练一段时间,再返回电影界。所以,《开心鬼撞鬼》也成为了杜琪峰后来“银河映像”的起点。
此外,《开心鬼》的剧本灵感来源于一位中学生的舞台剧《朱秀才》,这个中学生就是日后的导演马伟豪。他也在香港电影中占有一席之地,代表作有《新扎师妹》和《河东狮吼》等。
黄百鸣不仅自己成功,也帮助了许多演员和导演迈向成功,这些人只是冰山一角。关于他与王家卫、周星驰的“八卦”,也曾引发了不少讨论。有人说黄百鸣眼光不好,但我觉得他之所以能成就这么多人的辉煌,是因为他本身能量太强,总能看到潜力的人才。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以上内容,纯粹闲聊,不必当真。我是桃花岛浪人,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