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时代,不知道啥时候自己就会成为主角。
2025年7月16日,波士顿的酷玩乐队演唱会上,灯光璀璨,旋律沸腾。
观众Grace举着手机随意晃悠,想记录下这30秒的现场热辣氛围。
谁也没料到,这段随手拍的视频即将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演唱会大屏幕突然切到一对情侣,两人慌得手忙脚乱,男的蹲在地上恨不得钻到椅子底,女的捂着脸蛋转身就躲。
这一反应,让全场瞬间炸开了锅。
主唱克里斯?马丁插了句嘴:&34他俩要么是搞外遇,要么就是太害羞啦&34,这话一出口,全场笑翻了天。
Grace把这段视频传到TikTok后,简直像泼了汽油的火苗,蹭地一下就烧遍了全网。
后经证实,这两人是科技公司Astronomer的CEO安迪?拜伦和HR总监克里斯汀?卡伯特。
才几天工夫,视频观看量就冲破1.2亿次。
拍视频的Grace,一个普普通通的观众,居然靠着这段视频甩掉了8万美元,约57万人民币的学生贷款包袱。
Grace没加入TikTok的创作者计划,按理说平台的广告分成一分都落不到她手里。
可她脑瓜一转,在账号简介里写了句&34帮我还学贷呗&34,还附上了收款账号。
网友们的反应简直没谁了,捐款像开了闸的洪水,短短几天就把她整个学生时代的债给还清了。
&34视频本身没带来钱,但网友的热情真让我惊着了。&34
Grace后来接受采访时说,&34我不会一直靠着那段视频过日子,想让它成为一个新开始。&34
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要是Grace早就加入了TikTok创作者基金,按照平台每百万次观看给800-1200英镑的标准,她最多能拿到14.4万英镑,约139万人民币。
这数比她实际收到的捐款还多一倍多呢。
一次偶然的拍摄,让Grace成了&34学贷自由&34的幸运儿,也让人看出,创作者要是不懂平台分账规则,可能要吃多大的亏。
随着短视频平台崛起,越来越多的人一夜成名,甚至一夜暴富。
其实各个视频平台的&34分钱规矩&34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同样是1亿次播放,在不同平台,创作者到手的钱可能差出十倍不止。
有没有加入创作者计划、什么类型的内容、广告填得多不多,还有视频受众来自什么地区等等,都会影响收益。
TikTok创作者基金理论上能让Grace赚139万,但想加入可没那么容易:得年满18岁、粉丝至少1万、过去30天视频播放量超10万次。
就算够格了,实际能拿到多少也没准儿,一条宠物视频可能比科技视频赚得多,欧美观众看一眼比东南亚观众看一眼值钱多了。
而知名网站油管是靠广告分成,创作者能拿到广告收入的55%。
有个百万订阅的科技频道主说,每百万次观看平均能有1000-3000美元。
但油管审核特严,视频里有版权音乐或者敏感内容,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到。
某音的分账门道更多。
除了基本的广告分成,还有直播打赏、带货佣金、品牌任务这些赚钱路子。
有个美食博主晒后台数据:一条千万播放的视频,广告分成拿了3万,光靠同款食材的销售佣金又多赚了8万。
平台还搞了&34联合出品计划&34,优质内容最高能拿到90%的分成。
视频号的分账更偏向把私域流量变成钱。
有个做知识付费的创作者说,一条百万播放的视频,直接带来200个付费课程用户,转化成12万收入,比平台给的6000元广告分成多太多了。
视频号2025年升级的&34创作者激励计划&34里,拉新会员的收益能占分账总额的40%,就是鼓励创作者给平台拉付费用户。
其实腾讯视频早在2018年就试过100%分成模式。
他们的网络电影分账规则有两部分:标准付费播放收益和会员拉新激励收益。
在成片合作项目里,平台明确说&34合作方分成比例最高100%&34,还搞了&34分成保底&34。
要是分成收益比保底少,就按保底算,比保底多,就按实际的来。
平台分账规则差这么多,创作者该咋选呢?
关键是得搞清楚自己的内容类型和想怎么赚钱。
要是做事件类内容,TikTok或者某音的病毒式传播可能带来一大波流量,但得提前加入创作者计划,开通打赏功能。
有个MCN机构负责人建议:&34突发内容得马上开直播、开商品橱窗,流量高峰通常就48小时。&34
做专业内容的创作者,更适合B站的长尾模式。
一条深度评测视频可能一年内都能持续赚钱,广告分成稳当,但得慢慢熬。
教育类频道&34科技工具箱&34分享经验:他们的单条视频平均月收入头三个月往上增,第六个月到顶峰,之后慢慢降,但还是能一直赚钱。
不管选哪个平台,聪明的创作者都开始搞&34流量组合拳&34。
他们会把事件性内容放TikTok引爆,把深度内容国外放油管国内放B站沉淀,同时在抖音/视频号带货。
多渠道策略不光能分散风险,还能让单条爆款赚最多的钱。
再说说Grace的故事,她无意中成了这场&34分账规则实验&34的主角。
她的选择,不搞平台分成,直接让大家捐款,虽然避开了TikTok的抽成,可也少赚了可能到手的百万收益。
这种赚钱方式太依赖公众情绪和事件热度,几乎没法复制。
在流量当道的时代,懂平台分账规则不再只是专业人士的本事,而是每个内容创作者的基本生存技能。
一次偶然的拍摄可能让你还清学贷,但真正能长久的创作路,是从懂规则开始,到创造价值结束。
毕竟,不是谁都能在镜头前拍到CEO出轨的瞬间。
但每个认真创作的人,都该从平台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回报。头条深一度
—END—
参考资料
1. 新浪财经:《酷玩演唱会亲密行为曝光引出轨疑云,女方夫妇五个月前购千万豪宅引隐私伦理争议》
2. 搜狐网:《演唱会CEO出轨最大赢家出现:借出轨视频还清57万学生贷款?》
3. 北京日报客户端:《乐视开放平台推出全新分账模式,提供入驻无门槛、100%分成的新模式》
4. The Boston Globe:《HR executive caught on Gillette Stadium Coldplay concert kiss-cam resigns after embrace with CEO went viral》
5. 搜狐网:《演唱会CEO出轨被抓现场,拍摄者Grace巧借流量还清57万学贷》
6. 大河财立方:《乐视启用视频分账新模式:100%分成、入驻无门槛》
7. 搜狐网:《Coldplay演唱会上科技CEO出轨丑闻曝光,视频拍摄者意外收获全球关注成最大赢家》
8. 腾讯新闻:《演唱会CEO出轨“最大赢家”:凭借该视频还清57万元学生贷款》
9. 美文阅读网:《腾讯视频公布最新分账模式:合作分成最高100%,各影片皆享拉新收》
(小可 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