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58年,徐少华出生于山东青岛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彼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虽然简单却蕴藏着无限可能。
徐少华的父亲常年在哈尔滨工作,家庭的重担几乎全落在身为医生的母亲肩上,母亲每月仅30元的工资,要养活兄妹三人、姑姑和奶奶,生活的拮据可想而知。
1966年,家里人敏锐的察觉到徐少华在艺术方面的天赋,不顾生活艰难坚持送他学习芭蕾舞,徐少华也不负众望,成为少年宫里有名的“芭蕾小王子”。
每次少年宫有汇报演出,老师第一个想到的总是他。
上初中的时候,徐少华参加了学校的文艺宣传队,自此与话剧结缘,初中毕业就参加了青岛市委组织的文艺骨干学习班,被山东省话剧团的人看中,并于1976年成为山东省话剧团代培的学员队学员。
1983年,杨洁导演为《西游记》唐僧一角四处寻觅演员,彼时还是山东话剧团普通演员的徐少华,凭借清秀面庞与温润气质脱颖而出。
起初,他被定为白龙马扮演者,可试妆后,杨洁导演眼前一亮,“这分明就是书中走出来的唐僧啊”,于是,徐少华意外获得了出演唐僧的机会。
但徐少华并非《西游记》剧组最早的唐僧人选,在此之前,汪粤才是剧组的“唐僧”。
汪粤1955年出生,高中毕业后考入吉林话剧团,成为一名话剧演员,1977年高考恢复,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
后因对表演的热爱,于1978年又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78班,与周里京、方舒、张丰毅、张铁林等人为同班同学。
1982 年,杨洁导演到北京电影学院选角,一眼看中了汪粤,认为他“很俊气,有佛气,不女气”,汪粤就此成为首位进入《西游记》剧组的唐僧扮演者。
为了演好唐僧,汪粤前往北京法源寺体验生活,与僧人们同吃同住,学习佛教礼节和知识,还亲自设计了唐僧的僧帽五佛冠样式。
然而,在试集《除妖乌鸡国》播出后,汪粤饰演的唐僧却引发争议,央视领导认为他面相苦、皮肤黝黑、不够大方、演技僵硬死板,要求换人。
好在杨洁导演力排众议,给了汪粤继续出演的机会。
可就在汪粤的表演渐入佳境的时候,汪粤却动了离开剧组的念头,1983年5月,汪粤曾经得指导老师邀请他出演电影《梆声》的男主角。
之后,汪粤向杨洁导演诚恳提出,希望在不耽误《西游记》拍摄的前提下参演电影,如果时间冲突,就只拍摄《西游记》,杨洁导演表示此事暂时无法决定,等回北京后答复。
回到北京后,《梆声》剧组催得紧,汪粤多次找杨洁导演询问,最终得到的答复是:同意他去拍电影,但因《西游记》拍摄时间紧,剧组决定另选演员饰演唐僧;若找不到合适演员,汪粤拍完电影再回来。
这个结果让汪粤始料未及,无奈之下,他只能离开剧组,奔赴湘西拍摄电影。
后来汪粤才明白,自己能出演三集《西游记》,杨洁导演已顶着很大压力,自己的这个请求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三集之后,徐少华接替汪粤出演唐僧,可谁也没想到,拍摄到第九集,徐少华再次提出离开,对此,外界流言纷纷,其中“五块钱片酬纠纷”最为人熟知。
多年后,“猪八戒”马德华在节目中透露,当时剧组经费紧张,演员工资普遍不高,孙悟空要吊威亚翻跟头,猪八戒戴的道具猪鼻子闷得喘不上气,这俩人每月比唐僧多5块钱,算是“辛苦补贴”。
徐少华觉得自己演女儿国那段戏,情感戏重,拍得也累,就跟导演提能不能找平,结果被杨洁拒绝了,不是抠门,是剧组经费实在卡得死,一碗水端不平怕其他人有意见。
当时剧组的薪酬体系,如今看来也有些耐人寻味,饰演孙悟空的六小龄童一集片酬大概70-80元,猪八戒马德华因为服装道具更繁重,一集能拿到80元左右。
而徐少华起初每集只有50元,即便后来因戏份加重涨到55元,也依旧低于其他主演。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白龙的扮演者王伯昭,他在剧中以人身出现仅三集,台词寥寥4句,却拿到了1500元片酬,平均下来单集高达500元,是六小龄童等人片酬的数倍之多。
王伯昭当时凭借《笔中情》已小有名气,本不想出演戏份少的小白龙,为拒绝剧组才开出高价,没想到剧组竟因看重他的形象气质咬牙答应。
这笔“天价片酬”在经费紧张的剧组里,无疑是一笔巨款,工作人员甚至得小心翼翼瞒着其他演员支付,生怕引发不满,这一落差直到多年后,才被王伯昭本人在节目中曝光出来。
相较之下,徐少华在薪酬上的“落差感”,也就不难理解了,但徐少华离开的真正原因,其实更复杂。
那时徐少华收到了山东艺术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想边拍戏边上学,可《西游记》拍起来没日没夜,今天在张家界的山里,明天去云南的溶洞,根本没法兼顾学业。
一边是刚有起色的角色,一边是盼了多年的深造机会,再加上片酬那点小疙瘩,他最后咬咬牙,还是离开了剧组。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徐少华离开后,迟重瑞接替他继续出演唐僧,后来与女富商陈丽华结婚,生活优渥。
1986年,当《西游记》“趣经女儿国”播出时,荧幕上徐少华饰演的唐僧面对朱琳扮演的女儿国国王,汗珠滚落、眼神闪躲的表演,成就了国产剧史上“最美的错过”。
《女儿国》这一经典让观众深陷戏中情愫,更有cp粉催生出“朱琳苦恋徐少华”的传说,但其实徐少华早在进入《西游记》剧组前就已经结婚。
徐少华的妻子杨琨,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戏剧导演,并非外界所传的“丑妻”,只不过不是大众眼光中的美人,二人相识于微时,在徐少华还未成名之前就已经恋爱。
为了给杨琨一场体面婚礼,徐少华掏出千元巨款,只因不愿辜负陪自己吃苦的爱人,面对媒体对妻子的攻击,徐少华公开表态:“请尊重我的妻子。”
如今67岁的徐少华,与杨琨已经共度了42年的婚姻生活,至今也没有任何绯闻传出,只是曾被拍到身披廉价袈裟在县城商演舞台演唱《女儿情》。
尽管身材发福、舞台简陋,被网友质疑“晚节不保”,但他的演艺生涯,从来没有过任何污点。
他或许没有在娱乐圈大红大紫,赚的盆满钵满,但他守住了自己的初心与底线,拥有了幸福的家庭,而且,靠本事吃饭,不丢人!
信息来源:
徐少华:身教胜于言教.生活日报
徐少华:不闻荧屏事只念“话剧经.大众网
徐少华自述 .新华网山东频道
&34唐僧&34徐少华身披袈裟捞金 脸圆体胖(图).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