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与
17岁的少女葛荟婕爱上比自己年长近20岁的男人。
在他生下女儿19年之后,这对母女却形同陌路。
但同样嫁给过汪峰的章子怡,却过着与她不一样的人生。
葛荟婕在一次直播时谈起19岁的女儿小苹果,她眼眶发红并且说出:
“我们基本不联系,他在汪家过的好就行”。
这位38岁的母亲与亲生女儿之间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墙,她在直播间里流泪与无奈的背后,其实是一个被时光冻结在19岁的灵魂。
当年她赌气离家出走,汪峰就直接将刚满周岁的小苹果送回老家,并且凭借着一句“不适合当妈”彻底的切断了这对母女的纽带。
而葛荟婕之所以会被汪峰讽刺,是因为她的母爱来时太晚。
在葛荟婕17岁的时候就遇见了汪峰,她的人生轨迹也在那个时候被彻底改写。
在2004年,模特圈新星遇上了33岁刚刚离婚的摇滚歌手,也正是这位歌手,把这位未成年少女的世界用玫瑰与情歌彻底的攻陷了。
葛荟婕18岁怀孕生子,19岁便被贴上了“幼稚”、“整天打游戏,不管孩子”的标签。
之后她更是净身出户,离开了汪家,甚至就连自己女儿的抚养权也没有争取到。
19年来,葛荟婕与女儿小苹果之间可能都没有一张体面的合影,两人也没有机会建立正常的母女联系。
据说,她也尝试过去探视自己的女儿,但是始终被汪峰拒之门外,这也让她改变了“探视方法”。
她选择用社交媒体代替法律手段,时不时的就会在网络上为自己发声,妄想用自己的“母爱”博得网友们的同情。
这也只是她把网络空间当成了宣泄痛苦的战场。
就如在2011年,汪峰为了自己女儿的落户,就选择去做亲子鉴定。
而葛荟婕在听到这种消息的时候,就立马在微博上进行炮轰:“汪峰请你真实一些好吗?不要那么虚伪”
甚至放出狠话,发出毒誓:“如果是我捏造的话,我死全家!出门被车撞死!”。
葛荟婕的这一番话也在微博上引起了许多轰动,但是始终没有伤害到汪峰分毫。
当然,葛荟婕在诋毁汪峰的路上,始终没有停止。
在2015年汪峰求婚章子怡的时候,她就嘲讽“四眼短腿汪”,还诅咒汪峰“孤老终生”,。
甚至在汪峰官宣新恋情的时候,她再次怒怼“连孩子都保护不了”。
葛荟婕的每一次发声都像是他们婚姻的伤口上撒盐,将自己的家事宣告全世界。
而他们的女儿小苹果在成长过程中感情也逐渐成熟,她选择与章子怡建立深厚的情感,直接称呼其为“妈妈”。
这种亲昵的称呼也正是侧面敲击小苹果“生母缺席”的最有力回应,也是他亲生母亲的失责。
正当葛荟婕在直播间反复提起过往的伤痛之时,章子怡正迎来职业生涯的华丽蜕变。
在2025年7月,46岁的章子怡突然官宣转型成为导演,并且自导自演了一部电影《游过海岸一百米》,在官宣之后就迎来了网友们的祝贺与期待。
其实她的转型之路,早就有了伏笔,在2025年,她在《我和我的父辈》中执导《诗》导员,并且在她的指导下,镜头语言还显露出了该有的锋芒。
就连当时业内就曾经预言:“这个女人迟早要坐在导演的位置上”。
甚至更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章子怡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担任《非常完美》制片人,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涉足幕后的制作。
而她在今年之所以有底气能够官宣转型为导演,那是因为他有着对自己够狠的专业态度。
在拍摄《卧虎藏龙》时,就因为时常会有摔打的情况发生,致使章子怡浑身淤青。
甚至在《一代宗师》中为了贴近剧本中的角色,章子怡还苦练了三年的八卦掌。
这种死磕精神也会延续到导演工作中,她的这种性格也正如网友们所说的那样:
“章子怡最擅长的,就是把‘不被看好’变成‘不得不服’”。
葛荟婕始终困在“受害者叙事”的循环当中,她把事业受挫、母女疏离全部归咎于“自己当初的年少轻狂”、“被骗”、“对方太强势”之中,却始终没有反省过自己的问题。
当她在直播间泪流满面博取网友们同情的时候,实则也是在挥舞着“母爱”的旗帜来消费自己的女儿。
葛荟婕至今却不愿意真正的付出行动来修复她与女儿之间的关系。
而章子怡在离婚后则显得异常体面,就光是这一点就让葛荟婕永远也比不上。
葛荟婕的“不清醒行为”在无形之中也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
她越在公众场合宣泄怨恨,女儿就会越疏远,女儿越疏远,她越需要扮演受害者。
而反观章子怡则是展现出了在处理情感关系上的“大智慧”。
即使小苹果并不是自己亲生,但是仍然当做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来对待,这种付出的形式也为她赢得了“妈妈”的称呼。
当葛荟婕从“不准碰我女儿”的敌意转变为“她是个好妈妈”的认同之时,本质上却是章子怡不同于她一样“作做”。
综合来看,葛荟婕的悲剧在于他把人生的价值绑定在了他人的身上。
虽然她曾经对章子怡喊话:“这是我和他的战争”,但是却始终没有意识到,真正的战争早就发生在了自己的心中。
而章子怡却始终把握人生的主动权,当外地质疑她跨界导演之时,她却以专业积累来回应。
虽然同为汪峰的前妻,但是却能走上不同的路,全部是因为两人所做的选择不同。
19年时光流转,葛荟婕的眼泪始终凝固在直播镜头之前,但是章子怡的导演梦,在摄影机后逐渐开始绽放。
他们之间的对比也正如网友们所总结的那样:
“人生的坡道从来不在婚姻的起点,而在自我重建的勇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