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1986年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六小龄童的名字几乎是第一个出现在大家脑海里的。他所饰演的那只猴子,活泼灵动、目光炯炯、挥舞棍棒时犹如风驰电掣。自电视剧首播以来,至今已经接近四十个年头,六小龄童的角色使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不过,鲜有人知的是,他最初加盟剧组的过程,带有些许“关系户”的迹象。并非因为他缺乏才华,而是基于父亲的推荐,让人觉得有些依赖背景的味道。
六小龄童,原名章金莱,1959年4月12日出生于上海,家中为传统的猴戏世家。其曾祖父章廷椿被称作“活猴章”,祖父章益生被誉为“赛活猴”,而父亲章宗义的艺名则是六龄童,因其6岁便开始学习猴戏而得名。六龄童是绍剧南派猴王的代表,与京剧北派的李万春齐名。他家中兄弟姐妹多达十一人,从小便生活在浓厚的猴戏氛围中。章金莱自6岁起便在父亲的指导下练习基本功,包括翻腾、棍法和眼神等,经过多年磨练,早已积累了一定的表演经验。然而,在那时,他尚未涉足影视界。
1981年,中央电视台启动了《西游记》电视剧的筹备工作,杨洁担任导演。1982年2月25日,剧组正式成立,预算仅有300万,需要拍摄天庭地府等多个场景,同时急需为孙悟空这一核心角色找到合适的演员。杨洁首先联系李万春,这位京剧北派的猴王技艺非凡,但他坚持只使用勾脸化妆,不肯佩戴完整的猴头套。杨洁希望能呈现出真实的猴子形象,李万春则拒绝,因此未能合作。紧接着,杨洁尝试联系董志华,他是一位擅长武术棍法的北京戏曲学院的演员,对演出感兴趣,但因为即将出国演出而无法加入。因此杨洁又寻找了李世宏,安徽京剧团的演员,但他对扮演孙悟空并没有信心,因此婉拒了该邀约,仅答应进行配音,结果在前五集中为孙悟空配音。
经过几轮寻找,杨洁的团队最终建议她去绍兴物色南派猴王六龄童。前往绍兴戏剧团后,六龄童已经五十多岁,意识到自己不适合这个角色,便推荐了自己23岁的儿子章金莱。剧组人员对此私下有些非议,认为这似乎是走关系,但为了不失面子,杨洁同意让章金莱试镜。尽管章金莱有600度近视和200度散光,试演时却显示出极高的灵活性和猴子般的神韵,最终被录用。然而,外界关于他靠父亲关系进组的传闻,却不断发酵。
事实上,杨洁在选演员方面非常严格,她拒绝了许多专业演员,并不轻易妥协。尽管六龄童的推荐确实为章金莱的入选提供了帮助,但他在试镜中的表现也令人信服。从1982年7月开始拍摄《除妖乌鸡国》,章金莱正式以艺名六小龄童进入剧组。拍摄过程艰辛,剧组走遍全国,历时六年才完成。为克服近视,六小龄童每天练习眼神,专注于阳光、乒乓球的追逐, 使眼睛变得灵活。1983年2月14日,以《偷吃人参果》为观众首次呈现的孙悟空形象深受喜爱。接下来的作品如《计收猪八戒》《三打白骨精》和《祸起观音院》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到了1986年春节前,前11集的热播让这个角色一跃成为经典,1988年2月1日全剧25集终于播完。
六小龄童对孙悟空的诠释令人印象深刻,塑造了这一角色的灵动、叛逆与忠诚,逐步展现了从好奇到狂妄再到顺从唐僧的复杂层次。他融合了绍剧和京剧猴戏的特点,继承了郑法祥、盖叫天等先辈的精髓。剧集播出后,成为观众夏季重温的经典,许多人对其产生了深厚的儿时记忆。而六小龄童也因其卓越表现,获得飞天奖特别奖和金鹰奖最佳男主角的荣誉,成为了“当代美猴王”。
然而,成名后的争议随之而来。有观众认为他只是“关系户”,依靠父亲的推荐未必是真材实料。然而,事实上,他在试镜中成功通过,录制期间也遭遇了很多困难。曾在黄山拍摄时,因失误而跌落昏迷,还在火焰山的拍摄中烫伤了手臂,但他依然坚持工作。摄像师王崇秋透露,至少有四个人尝试过扮演孙悟空,包括替身,但六小龄童坚持否认,表示自己未使用替身,虽然面临艰难的状况,始终亲自上场。与他一起参演的替身徐雷霆声称参与了许多高危动作,但王崇秋和唐继全反驳说他1985年才进组,并非大多数戏份的参与者。六小龄童还警告徐雷霆动用法律手段解决争议,事态一度僵持。
继1988年后,续集终于在1998年开拍,六小龄童继续扮演孙悟空,并在2000年2月播出16集。此后,他专注于传播《西游记》文化,撰写《六小龄童品西游》等书籍,举办讲座,并担任西游研究会副会长和英国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他还获得了加拿大杰出华人艺术家和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等荣誉称号,并在2000年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创下拍摄长篇剧时间最长的主要演员的记录;2013年,他也超越他人,成为收藏《西游记》相关藏品最多的人。
尽管如此,负面声音并未停止。在2016年猴年春晚期间,尽管呼声高涨,他却未能登上主舞台,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热议。广告《把乐带回家——猴王世家》中讲述他与哥哥的感人故事,但随之而来的是关于其炒作的质疑。同样,他对于其他《西游记》的改编版本提出批评,尤其是《大话西游》,认为孙悟空与白骨精之间的恋情理论混淆了人妖之别,认为改编不应随意。然而,不久后他代言的手游《大圣归来》中,孙悟空的角色却与白骨精、蜘蛛精产生了相似的关系。这使得网友们发明了“六学”,调侃他言论的不一致。
六小龄童的事业起步虽然饱受争议,但最终凭借实力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尽管“关系户”的标签难以抹去,但他通过表演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四十年来,孙悟空这一角色赋予了他光辉的职业生涯,同时也让他难以逃脱被比较的枷锁。批评他人的改编,自己却在代言类似内容,这种矛盾引发了公众的思考。他执着于文化传播,却被指责为霸占话语权,艺术上追求严谨,生活中却表现得非常接地气,活力四射,尤其偏爱鲜艳的红色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