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月亮比中国更圆,就连美国的空气都充满了金钱的味道!”
她原本是中国“顶流”歌唱家,却被“男色”迷住了双眼,最终投入美国人的怀抱,并放弃中国国籍,获得美国国籍。
但就在年老色衰被“玩腻”惨遭“抛弃”后,无处可去的她却妄想回到中国准备“捞金”。
那么,这个崇洋媚外的歌唱家到底是谁?她又是如何沦为如今这般下场的呢?
说起郑绪岚,上了点年纪的人基本都听过她的歌,当年她在歌坛的地位,差不多就像现在的顶流歌手。
上世纪80年代,她在春晚的舞台上凭借一首《牧羊曲》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就连她身上穿的粉色毛衣也掀起了当时的时尚浪潮。
说实话,有天赋、有实力就是当年郑绪岚的代名词。
当年她5岁登台演唱,15岁考入音乐学院,毕业后就成为了歌舞团的台柱子,但真正让她火遍全国的还是那首《太阳岛上》。
1979年,郑绪岚凭电视剧《哈尔滨的夏天》中的插曲《太阳岛上》一举成名,该曲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民众精神向往的符号。
“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
在正气昂扬的主流音乐环境中,该曲以轻快三拍子节奏、五声音阶旋律及“姑娘换游泳装”等生活化叙事,开创内地抒情流行曲风先河。
再配上郑绪岚那独特的嗓音,让那会儿的无论是收音机里还是街上的喇叭,都传出她动人歌声。而这首《太阳岛上》也入选全国听众票选的十五首最喜欢的歌曲之一。
1982年,郑绪岚为电影《少林寺》演唱《牧羊曲》火遍大江南北,更是让她一举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1983年,郑绪岚在首届央视春晚连唱《牧羊曲》《大海啊故乡》《太阳岛上》三曲,粉色毛衣造型引发全国模仿潮。
可以说,当时的郑绪岚不仅是一位歌手,更是观众眼中的时尚达人,在80年代一直再战潮流的最前线。
之后,郑绪岚多次登上春晚的舞台,还被央视评为“全国十大最受欢迎歌唱家”。毫不夸张的说,当时的郑绪岚风头无两,在一众同行中遥遥领先。
在体育馆举办演唱会时,每一场都是座无虚席、一票难求,此时的郑绪岚在人们心中就是当之无愧的明星。
然而就是一次意外的邂逅,不仅改变了她的一生,还让她成为人们口中唾弃的对象。
1986年,郑绪岚意外结识了一位令她无比心动的美国人,对方长得高鼻梁大眼睛,对她特别热情,不仅送花送礼物还很会对郑绪岚说情话。
正值少女怀春的郑绪岚哪里抵挡得住这一猛烈攻势,她逐渐沉沦在对方为她编织的“情网”之中无法自拔。
但当时郑绪岚所在的歌舞团有一条极为严格的规定,那便是禁止演员谈恋爱。
可为了自己的爱情,郑绪岚宁愿放弃自己蒸蒸日上的事业也要和对方在一起,之后她便从歌舞团辞职并迅速和这个美国男人谈起了恋爱。
而郑绪岚之所以会如此果断,一方面是因为她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之中,另一方面是因为,对方称能借助美国的资源,帮郑绪岚在音乐上推波助澜。
之后,她和对方一起前往了美国,而为了能长期生活在这里,她主动放弃了中国国籍并加入了美国国籍。
这个决定让国内舆论炸开了锅,不少人骂她“白眼狼”,说国家培养她这么多年,事业巅峰期却跑去国外改国籍,就是“崇洋媚外”。
但对此她却丝毫不在意,因为这时的她仍幻想着在美国闯出一片天地。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十分骨感,在国外的她因为语言不通再加上文化不同,根本就没人喜欢她的歌,而男友承诺的资源也只不过是哄骗人性的借口罢了。
婚后,郑绪岚沦为了一个家庭主妇,每天不是照看孩子就是打扫家务,并且因为理念的不同还导致他们时常争吵,仅存的情感也在一件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中被消磨殆尽。
1994年,郑绪岚选择了离婚,并带着孩子打工过活,直到她偶然听见自己曾经那首《太阳岛上》让她萌生了回国的念头。
回国前,郑绪岚本以为凭借曾经观众的喜爱,自己能再次闯出一番天地,但迎接她的却是无尽的谩骂。
“回国捞金、慕洋犬、你已经不是中国人了,我们不欢迎......”
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打击让她在2003年患了一场大病,那段时间她疼得靠止疼片才能睡着。
好在朱时茂这些老朋友没忘了她,跑前跑后帮她联系医生,给她凑医药费,陪着她熬过了最难的时候。
之后,她渐渐重拾信心并在北京开了场音乐会,唱《牧羊曲》《太阳岛上》这些老歌迷爱听的歌,观众反应也特别好。
如今,67岁的郑绪岚仍活跃于各种商演,虽嗓音不复当年,但短发红装形象仍展现出了她生命的活力。
有人说她是回国“捞金”,但她却用一场场的义演表达自己的内心,并将大部分的报酬当做善款捐献了出去。
或许,她曾经真的崇洋国外的文化,认为国外的月亮就是比国内的更圆,但如今她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多做贡献,回报曾经帮助过的人。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法制晚报——2010年9月19日——郑绪岚:为爱辞职遇封杀令 情路坎坷病魔夺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