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 易幸
编辑 | 南枫
这个夏天,电影市场异常火热。
随着《长安的荔枝》强势登场,今年暑期档第二轮票房大战正式打响。
这部影片不仅继承了《年会不能停!》的原班人马,还新增了刘德华、杨幂、宋小宝等具有极高国民度的演员阵容,可谓强强联合。
影片在轻喜剧外壳下融入励志热血的内核,节奏明快、情绪饱满,非常契合炎炎夏日的观影需求。
市场自然不甘寂寞,一众新片迅速跟上。
备受期待的《罗小黑战记2》惊喜回归,引发大量粉丝自发应援,讨论热度甚至超过同期所有影片,极有可能摘得本轮票房桂冠。
与此同时,《戏台》(陈佩斯、黄渤合作)以及张子枫主演的《花漾少女杀人事件》等影片也已全面开启预售。
不过,要说观众最翘首以盼的影片,还得数这一部——《你行!你上!》
时隔七年,姜文终于带着新作回归大银幕。
他的复出,本身就是一次电影市场的大事件。
这部作品是姜文首度尝试现代题材的大男主传记形式,卡司阵容堪称春节档级别。
然而,评论区的口碑却有些出人意料。
“都说是一坨,那还真得看看了。”
“剪辑混乱,镜头重复太多,视觉疲劳感强。”
“剧情空洞、隐喻浅显、整体乏味。”
可谓句句扎心、毫不留情。
这部电影真如观众所说“上桌就破馅”了吗?
我们不妨剥离情绪,客观分析一下(无剧透,可放心食用)。
首先必须承认,姜文在业内依旧拥有极高的人脉资源。
即便是客串角色,出镜演员也都面熟,并且与角色契合度不低。
比如胡歌。
顶着中分头、略带花白,帅气中带着点油滑,演技尝试突破,但这种略显吊儿郎当的性格,显然并不贴合他的气质。
再比如辛芷蕾。
虽然与胡歌没有直接同框,但二人因《繁花》而结下的CP热度依然延续。
只是在这部片中,昏黄灯光下的她,略显“膨胀”的苹果肌在大银幕上显得尤为突出,视觉效果不佳。
王家卫镜头语言的加持确实提升了画面质感,葛优的登场也毫不令人意外。
一头小卷发、配上眼镜,为角色增添了几分趣味感。
尽管近年来他主演的作品票房表现一般,但如《刺猬》中的表现依旧可圈可点。
喜剧类型的确需要新鲜感,这也是姜文与老搭档再度合作所面临的挑战。
雷佳音的加入颇为亮眼,作为影视圈的“万能砖”,他这次“贱萌”气质的喜感拿捏得恰到好处,为影片提供了情绪润滑。
马丽的表现也不容忽视。
如今的她已完全胜任暑期档女主,然而与姜文组成CP总给人些微违和感。
或许是观众习惯了她与沈腾或“麻花系”的搭档,这种“跨流派”组合需要时间适应。
此外,于和伟、王传君、何赛飞、余皑磊等实力派演员的加盟也让影片的演员阵容更为坚实。
虽说全明星阵容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风格割裂,但整体表演仍属上乘。
有影迷认为《你行!你上!》风格转变巨大,完全不像姜文之前的作品。
可在我看来,这部影片依然烙印着他的鲜明个人特色。
例如,那句赤裸讽刺美国的台词,以及后段的大合唱桥段,都展现出姜文一贯的锋芒与野心。
“没有办法的想法等于0”这种台词层出不穷,金句频发,足见文本打磨用心。
影片在价值观层面的表达也颇为立体,既体现了对传统父权式教育的质疑,也暗藏了对现代社会中盲目成功焦虑的反思。
对于熟悉姜文风格的观众而言,或许会心一笑,但整体拼贴感略显凌乱,节奏略为拖沓。
姜文在片中以不太纯正的东北口音出演,反倒成为一大笑点。
他的个人气场依旧强大,无论是导演还是主演,依然游刃有余。
台词表达铿锵有力,角色塑造饱满充实。
但遗憾的是,影片中的“东北味”并不地道。
尽管背景设定在东北,语言和氛围却少了些真实感与泥土气,这对于东北观众来说,可能缺乏代入感。
影片讲述了郎朗从学琴小白蜕变为国际钢琴大师的成长历程。
其中最具张力的角色无疑是其父亲——放弃公职,全力培养儿子成为钢琴天才。
这一极端教育理念在今天看来已不具普遍推广价值,姜文在此处加入了对“父爱”与“教育执念”的多重解读与讽刺。
姜文不仅导演了这部影片,还亲自出演了郎朗父亲这一关键角色,或许也只有他,能够如此精准表达自己心中的角色理解。
然而,全片最令人出戏的,还是对郎朗童年阶段的描绘。
选角虽然在外貌上高度还原,但为了制造喜剧效果,刻意“降智”处理剧情,极易引发观众尤其是粉丝的不适。
其实将郎朗的励志故事置于暑期档推出,是相当契合市场的策略。
毕竟此前讽刺中式教育的《抓娃娃》就成功拿下票房冠军。
但问题在于,《你行!你上!》一方面想要表现大师的成长史,另一方面又在语调与风格上不断插科打诨,显得风格混乱,“水土不服”。
姜文显然想借此片跳出惯有创作框架,引入更多现代元素,启用新演员,拓展风格边界。
可若为了那一味“醋”,特意包出这样一盘饺子,那这饺子的馅儿好不好吃,似乎已不那么重要。
姜文要的,是那一口浓烈而辛辣的“味道”。
至于观众是否买账,还需市场进一步验证。
《你行!你上!》究竟是姜文的新高峰,还是一次高调试错?让我们拭目以待。
南枫娱乐圈
有品质的娱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