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播仅4天,《北上》就彻底翻车,观众弃剧的理由竟然出奇的一致
《一朝翻车,《北上》为何成了年度最失望年代剧?》
作为一部未播先火的年代剧,《北上》在开播前享受了无数光环加身。但仅仅4天后,这部剧却在观众的口诛笔伐中彻底翻车,不仅差评如潮,更有观众高呼下架。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部备受期待的茅盾文学奖改编之作,沦为“弃剧大户”?让我们从头剖析这场口碑灾难。
3月3日,《北上》在央八首播,起点堪称辉煌。短短一小时内,站内热度突破5000,酷云指数市占率高达3.5%。坊间一度盛传,这部剧有望接棒《六姊妹》,成为2025年开年的现象级爆款剧。然而,口碑翻车的速度却令人瞠目结舌。
距离开播不过短短3天,豆瓣评分从开局的7.8一路滑落至4.6,差评数量突破上万,社交媒体上的讨论也从早前的“期待值拉满”变成了“谁能忍到第三集”。观众们甚至开始齐刷刷地弃剧,而他们给出的理由,竟然惊人一致。
宏大背景,被魔改成“乡土爱情”
原著《北上》早在2019年就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凭借宏大的历史叙事和深刻的民族情怀,成为不少读者心中的经典之作。故事以京杭大运河为背景,串联起几个家族的百年秘史,历史厚重感和人文气息令人沉醉。然而,剧版却让观众大失所望。
不少原著粉在看完前几集后,愤怒地表示:“能把茅奖作品改成外卖小哥的爱情故事,真是绝了!”剧中对历史背景的描写寥寥无几,反倒是充斥着大量狗血桥段——比如男主谢望和的“嘴炮”逆袭桥段,完全脱离了原著的基调。
男主光环过于刺眼,剧情失真
剧中有一个令人倍感突兀的桥段——谢望和,一个成绩年级倒数的“学渣”,在课堂上对老师大谈“学习不能决定一切”,结果不仅让老师心服口服,还获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这种过于理想化且浮夸的情节,让不少观众直呼“出戏”。
尤其是在那个年代,正是“读书改变命运”的黄金时期,谢望和的言论显得尤为荒谬。更让观众难以接受的是,女主因为这场“嘴炮”对男主瞬间改观,甚至展开了一段“莫名其妙”的情愫。
空洞剧情让人无所适从
相比于原著的深度与厚度,剧版的改编显得过于轻浮。观众们普遍反映,剧情缺乏情感深度,既没有年代剧的厚重感,也不具备现代偶像剧的唯美。“两边都不讨好”的评价,成为了该剧口碑崩塌的主要原因之一。
白鹿转型失败,表演痕迹过重
选角问题是《北上》被吐槽的另一大槽点。女主白鹿的表演,成为了全剧最大的争议之一。开播前,制片人曾公开表示:“白鹿是我们的不二选择。”然而,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并不明智。
白鹿为了贴近角色形象,特意“扮丑”出演,但观众们却觉得她的表演用力过猛,情感表达浮夸且不自然。尤其是在几场情感对手戏中,白鹿频繁通过“瞪眼”“撅嘴”来表现情绪,缺乏年代剧所需的细腻与沉稳。
对比沈月,差距明显
同样是从偶像剧转型到年代剧,沈月的表现却获得了一致好评。在另一部年代剧中,沈月通过细腻的表演和接地气的形象,赢得了观众的共鸣。而白鹿却因为“仙侠剧滤镜”太重,观众很难将她与剧中的大华子联系在一起。
有网友直言:“白鹿的颜值放在古偶中还算及格,但在年代剧中却显得过于精致,与角色格格不入。”更有观众调侃道:“看惯了白鹿演的仙侠美人,再看她扮丑,只觉得违和感爆棚。”
男主演技平平,难撑大局
除了白鹿,男主欧豪的表演也遭到了批评。有观众表示:“欧豪演啥都一个样,完全没有角色的层次感。”他在剧中强行“开挂”的设定,也让观众对角色的信服度大打折扣。
编剧失手,魔改败笔
作为一部改编自茅奖作品的电视剧,《北上》的编剧却让人大跌眼镜。赵冬苓曾因《红高粱》《幸福到万家》等剧备受好评,但这一次,她却用“魔改”彻底惹怒了原著粉。
不少观众认为,赵冬苓在改编时过于追求戏剧冲突,忽略了原著的精神内核,导致剧情变得浅薄且割裂。特别是剧中为了“制造笑点”而加入的某些桥段,直接破坏了全剧的年代感。
宣发过度,透支观众期待
除了剧情和演技问题,宣发上的“自信过度”也是《北上》翻车的原因之一。开播前,剧组频繁以“年度最佳”“史诗巨作”等字眼进行宣传,观众期待值被无限拔高。然而,剧集实际效果却无法达标,观众的失望情绪因此被放大。
这种“高开低走”的局面,让《北上》不仅失去了原著粉的支持,也让普通观众难以买账。
从《北上》的翻车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一部剧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平衡,不仅要尊重原著,还要注重演员与角色的匹配度,更要合理规划宣发策略。
虽然《北上》试图突破传统年代剧的舒适圈,但过度用力反而适得其反。希望未来的影视作品能够以此为戒,真正用心打磨内容,而不是一味追求噱头与流量。
那么,你认为《北上》的翻车,是偶然还是必然?是否还有挽回的可能性?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