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任平生
编辑| Fukasa超勇的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从前听相声是件多纯粹的事,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大褂一穿,张嘴就能把人逗得前仰后合,那时候的德云社,还在风雨里打转,一心就想把这门老手艺传下去。
可现在荧光棒替换了瓜子花生,粉丝应援盖过了叫好喝彩,曾经说相声的班子直接变成了“偶像天团”。
曾经凭草根野劲和生活段子火遍大江南北的德云社,被流量推上巅峰后,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演员私德问题不断曝光,舞台表演被指内容空泛,就连昔日搭档也因利益分道扬镳......
公然背刺诋毁弟子相继“出事”
德云社的崛起,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流量成功学”。
想当年,主流相声界四平八稳、论资排辈,郭德纲带着他的草根班子,凭着那股子浑不吝的野劲儿和贴近生活的段子,愣是在网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根本不用宣传,网友就自发录音、上传视频,一夜之间,“德云社”仨字火遍大江南北,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最初那波滚雪球般的网络流量,德云社根本走不到今天。
郭德纲当然懂得“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他是个玩转流量的高手,把传统的师徒情谊、门派纠葛、江湖规矩,统统都加工成了一个个极具话题性的故事,牢牢抓住了大众的眼球。
当流量从一种工具,逐渐演变成一种近乎信仰的东西,问题便像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德云社后来的那些徒弟,大多是在流量的蜜罐里泡大的。
很多人还没来得及把相声的基本功练扎实,就先学会了怎么在镜头前营业,怎么讨好粉丝,于是艺人的身份,越来越被“网红”和“爱豆”的标签所稀释。
光怪陆离的一幕幕就这么上演了,张云雷一曲《探清水河》让他火得一塌糊涂,成了把传统曲艺带回年轻人视野的功臣。
九派新闻
但是巨大的流量和粉丝的盲目追捧,却让他产生了自己无所不能的错觉,结果呢舞台上张口就拿国难当包袱,信手拈来砸挂京剧名家。
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艺德缺失能概括的,分明是被流量冲昏头脑后的狂妄自大。
秦霄贤一张帅脸加上“傻萌”人设,圈粉无数,可他私生活的混乱,却跟他精心打造的纯情人设南辕北辙,前女友的长文一出,大众才看到流量滤镜背后的一地鸡毛。
粉丝们爱的,或许只是一个被精准设定好的角色,而当这个角色背后的真人暴露在阳光下时,崩塌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艺术成为商业的添头
从张九南的家暴风波,到陈霄华的酒后失德,这些私德问题之所以能闹得沸沸扬扬,正是因为他们不再是普通艺人,而是被流量放大镜盯上的公众人物。
流量放大了他们的优点,也同样放大了他们的缺点,当一个艺人赖以生存的不再是过硬的业务能力,而是脆弱的粉丝经济和一张易碎的人设时,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让整盘棋满盘皆输。
就连曾经搭伙说相声的搭档,关系也变了味,尚九熙和何九华,这对曾经被誉为“黄金搭档”的组合,最终分道扬镳,这背后折射出的,不正是赤裸裸的流量逻辑吗?
当一方觉得另一方的流量价值更高,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商业利益时,七年的情谊,也可能被当作踩着往上爬的垫脚石。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裂穴”了,这是流量时代赤裸裸的“丛林法则”在相声圈内的真实写照。
流量最可怕的后遗症,在于它对艺术内核的慢性侵蚀。
当德云社的演员们把大量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上综艺、拍电影、搞直播这些来钱快、见效快的“副业”上时,谁还有耐心安安静静地待在书房里,一字一句地打磨一个新段子?
看看近几年的德云社演出,给人的观感越来越像是一场大型的粉丝见面会,演员在台上说上几句,台下就开始合唱、送礼物、喊口号,相声的“说学逗唱”,被简化成了“撒娇卖萌耍帅”。
老段子反反复复地讲,网络烂梗随处可见,真正有技术含量、有文化底蕴的新作品,简直是凤毛麟角。
维持热度、服务粉丝、快速变现,仿佛成了比打磨作品更重要的事情,德云社庞大的运营体系,就像一台停不下来的机器,需要演员们不断地提供燃料——也就是他们的时间、精力和话题度。
在这种高强度的消耗下,艺术创作被牺牲,几乎是必然。
结语
郭德纲一手建立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在创业初期那是优势,能凝聚人心,决策高效,但当德云社成长为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时,这种模式的弊端就暴露无遗了。
“师父”的角色,与“董事长”的角色产生了深刻的冲突,他对徒弟们的管理,更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管教”层面,却缺乏一套现代化、标准化的艺人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系。
这就导致了“家规”管不住膨胀的欲望,问题层出不穷,最终只能一次次被动地“清理门户”,却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德云社的今天,正如那句老话所言:“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流量这碗饭,德云社吃得最早,也吃得最饱,但如今似乎有些端不稳了。
从人才因利益出走,到弟子因私德塌房,再到艺术因商业缩水,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都指向了那个曾经让他们引以为傲的“流量”。
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现在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是继续在流量的狂欢中沉醉下去,直到泡沫彻底破裂?还是下定决心,来一场刮骨疗毒式的改革,重新找回“说相声”的初心?
未来德云社还能走多远,不取决于它能制造多少话题,签下多少代言,而取决于它是否还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给观众说几段好相声。
毕竟对于一个相声社团而言,“德”与“艺”,才是那块永远不能摘下的金字招牌。
文章信息来源
九派新闻:曾发表“汶川”“慰安”等不当言论!德云社相声演员张云雷官宣开演唱会:票价最低680元,一个应援灯卖25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