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民国的风卷着潮湿的气息掠过老街的青砖黛瓦,当光怪陆离的奇幻故事悄悄潜入寻常人家的喜怒哀乐 —— 听花岛继《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系列后,带着全新力作《没关系是家人啊》再度闯入观众视野。
该剧凭借独有的风格在观众中热度攀升、愈发受欢迎。上线仅 4 天便跻身红果热播榜第四、新剧榜第三,3 天内话题度破亿,热度超 6400 万 。这不仅是听花岛团队用原创剧本对 “家人” 命题的又一次深刻解构,更藏着双男主带娃捉妖的奇趣叙事里,那份掩不住的人间烟火与脉脉温情。导演杨煜广曾凭《绯色过浓》细腻描摹情感褶皱,让观众在镜头流转间读懂人心;编剧黄经天则借《十八岁太奶奶驾到》系列,用天马行空的想象筑牢爆款基因。如今二人强强联手,将民国的时代肌理与奇幻捉妖的诡谲设定熔于一炉,正打磨出一个既有东方志怪的古典韵味,又能叩击现代人心弦的独特世界。
奇幻冒险中的家人情:非典型家庭的羁绊与成长
故事始于一场宿命般的相遇:民国年间,热情开朗的人类陈一仁意外救下魔域小公主夜小欣,引出其兄 —— 高冷鬼王夜晷寒(曾辉饰)。为给妹妹治病,夜晷寒潜伏在陈一仁(王培延饰)身边,两个分属人、妖两界的陌生人,带着天真的夜小欣踏上捉妖之旅。从初遇的试探防备,到同行的磨合理解,再到危难的舍命守护,三人在人间烟火与妖界诡谲中打破血缘与种族界限,结拜成胜似血缘的家人。
这种 “非典型家庭” 设定跳脱传统短剧套路,没有工业糖精堆砌,以单元剧形式将捉妖冒险化为情感载体,每个妖邪故事都是映照人间情爱的镜子。正如编剧黄经天所说:“我们想做的不是简单奇幻爽剧,而是用妖冶外壳包裹最真挚的人间情感。”
“家人不只是宿命,更是选择” 是剧集的核心主题。第一个故事里,陈一仁曾被生父无情陷害抛弃,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但命运的转角处,他与晷寒、小欣意外相遇,三颗漂泊的心因理解与扶持紧紧相依,最终以结拜之名,拼凑出比血缘更坚固的家人模样。与此同时,陈进的前妻与孩子之间,那份跨越隔阂的母子情深同样动人 —— 母亲默默守护,孩子用稚嫩的肩膀回应,双向奔赴的温暖,在细节里流淌成河。
第二个故事聚焦大帅女婿的复仇之路。他为了逝去的爱人踏上险途,却不知爱人的魂魄从未走远,始终在暗处伴他左右。当真相揭开,人与魂的双向守护令人泪目,原来最深的爱从不是单方面的执念,而是彼此未曾言说的牵挂。
第三个故事始于一场救赎。寻死的兔妖被小曼救下,两个孤独的灵魂从此相互依偎。当日后小曼遭遇不测,兔妖毅然踏上复仇之路,替她讨回公道。复仇终了,兔妖选择以小曼之名活下去,将这份过命的友情,活成了另一种形式的 “共生”。
主线故事中,夜晷寒本可杀陈一仁为妹治病,却在朝夕相处中领悟情感真谛,选择用自己的命换妹妹生机;夜晷寒的姑姑因误会向兄长复仇,最终发现当年是兄长换命救了自己,于是以同样方式救了侄子。这些双向奔赴的兄妹情、兄弟情,让 “选择” 的重量贯穿始终。
正如观众评价:“这部剧反家暴、反偏心、反规训,三观正得惊喜。” 它不回避原生家庭的伤痛,却始终传递治愈力量;讲妖界诡谲,却处处是人间影子。当陈一仁用幽默融化冰冷,夜晷寒用强悍守护温暖,夜小欣用童真治愈创伤,观众看到的不仅是奇幻冒险,更是普通人对 “家” 的终极渴望:不是完美血缘,而是历经伤痛后依然选择拥抱彼此的坚定。
顶流阵容 + 创新人设,双男主反差萌戳中人心
剧集成功离不开鲜活人物支撑。两位男主曾辉与王培延均为短剧顶流,自带强大观众基础与塑造能力。曾辉凭借多部 10 亿级爆款积累口碑,饰演的鬼王夜晷寒将 “冷面强悍” 与 “内心脆弱” 的反差演绎入木三分 —— 因家族重任被迫早熟,用冷硬外壳掩饰柔软,却会在妹妹生病时流露慌张,在陈一仁温暖下渐卸防备。
王培延在《十八岁太奶奶驾到》系列积累高人气,此次饰演的人类陈一仁堪称 “人间小太阳”。角色看似高能量、爱吐槽,实则用幽默掩饰原生家庭创伤:从小被父亲忽视、偏爱弟弟,却始终对生活热忱,用乐观治愈自己也温暖他人。剧中他与夜小欣 “插科打诨”、对夜晷寒 “热脸贴冷屁股”,制造无数笑点,成当之无愧的 “搞笑担当”。
更惊喜的是,单元故事中集结了多位实力与流量兼具的演员,更藏着听花岛对演员资源的巧思运用:3500 万粉丝的姜十七饰演神秘阿妍,千万粉丝的乔七月、浩杰分饰静柔与周振文,400 万粉丝的聂小舟化身娇俏娇娇,听花岛新晋签约爆款女演员李柯以则演绎灵动的林小兔。
值得一提的是,李柯以此次与曾辉、王培延曾在《十八岁太奶奶驾到》系列中默契搭档,此次再聚首,眼神交流与对手戏张力更显自然。这种 “熟面孔” 跨剧联动,既让老观众倍感亲切,也让角色情感互动更具说服力。
演员阵容策略显而易见,除了曾辉、王培延、李柯以等演员自带稳定受众群体,凭借扎实的 “观众缘” 为作品奠定人气基础;老搭档的再次合作,既能减少磨合成本,又能碰撞新鲜感。姜十七等演员的加入,巧妙打通了 “内容 - 粉丝引流” 的链路,让单元故事更有关注度。签约演员对角色的精准诠释、熟搭档之间迸发的表演感染力,多重优势相互叠加,不仅让每个角色都立体饱满、鲜活可信,更能深度触动观众情感,引发强烈共鸣。这种多维度的阵容优势,最终助力作品在竞争激烈的短剧市场中站稳脚跟,赢得口碑与市场的双重认可。
从 “胡辣汤式” 混搭到反套路创新:听花岛精品短剧的破界之路
《没关系是家人啊》与听花岛以往精品剧的不同,高能量人类与高冷鬼王的人设搭配堪称短剧首创。本以为是围炉煮茶的民国温情剧,实则是妖气与温情交织的奇幻冒险;本以为是常规的角色设定,却跑出了 “鬼王与人类欢喜冤家” 的新奇搭配。曾辉的鬼王自带气场却藏着柔软,王培延的人类在搞笑与虐心间切换,从 “猎杀时刻” 到 “全家总动员” 的关系反转,打破了过往角色关系的固定框架。一个用幽默对抗孤独,一个用强悍伪装脆弱,原生家庭创伤让他们看似格格不入,却在彼此身上找到缺失部分。
更妙的是它的内容混搭 —— 前一秒捉妖打怪的惊险刺激,后一秒就被三人从敌对到相惜的情谊戳中泪点;亲情线藏救赎,友情线裹仗义,连爱情都带着 “人妖殊途也要贴贴” 的鲜活劲儿。如果说听花岛以往作品是精准击中某类情感的 “精致甜点”,这部剧更像一碗热辣暖心的 “家人牌胡辣汤”,把奇幻、轻喜、治愈熬成一锅,既保留了精品短剧的细腻,又多了层打破套路的鲜活。
这种 “反预期” 的创新,正是听花岛在精品道路上的又一次突破。从《家里家外》的现实温情到《十八岁太奶奶驾到》的脑洞设定,再到如今《没关系是家人啊》的奇幻混搭,他们始终不困于既有标签,在原创土壤里不断探索题材边界、打磨情感表达。这份对 “精品” 的执着,从来不是重复成功,而是永远敢做 “第一个吃螃蟹” 的人,让精品短剧的可能性,在一次次创新中不断延伸。
在快节奏时代,我们或许都需要这样一部剧:用奇幻故事暂时逃离现实,又用人间温情拉回生活;让我们在笑点放松,在泪点共鸣;告诉我们无论经历多少伤痛,总会有人带光走来,说 “没关系,我们是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