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现代感的金属框架勾画出传统山水线条,在动态投影的映衬下,“诗之江湖”呈现于舞台之上。8月7日,由郭启宏编剧,冯远征导演,冯远征、杨明鑫、孙骁潇等主演的北京人艺历史剧《杜甫》在首都剧场迎来第五轮演出。
《杜甫》剧照。李春光/摄
《杜甫》首演于2019年,是北京人艺著名编剧郭启宏继“文人三部曲”——《天之骄子》《李白》《知己》之后创作的又一部描写文人经历的历史题材作品。十年间,郭启宏数易其稿,他不写杜甫的创作与斐然成就,而是另辟蹊径,选取了杜甫自“安史之乱”到离世的人生轨迹,通过展现他的仕途蹭蹬以及与严武、李白、高适、苏涣等友人的相交相离,揭示他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虽是写‘诗圣’,但《杜甫》不像《李白》那样赋予角色诗情画意,所以我在塑造人物时,不单想着他是个诗人,更想把他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冯远征说。在写实与写意之间,舞台上的杜甫并非端坐诗坛的圣人,而是一位在世俗中沉浮、灵魂却始终高贵的人:他渴望为官,却不屑官场逢迎,心系黎民,却苦寻不到出路。六年过去,冯远征对杜甫的解读仍有新的灵感:“现在排练,我还常有新体会,发现之前某段戏处理得不够准确,我还可以更清晰地表达出更深层的意思。”
《杜甫》剧照。李春光/摄
同时,作为导演,冯远征也要关注其他演员的表演。“一部戏演出好几轮,有些演员说台词成了习惯,会影响塑造人物的状态。”冯远征表示,这次复排更强调人物的精准塑造,力求完成台词和内心的深度挖掘。即使是群众场面,演员也不能只“完成任务”,“哪怕是个小丫鬟,或者过场角色,都要找到人物的特征。”这轮演出也有部分新演员加入,“他们的理解和表演节奏,让剧组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据悉,《杜甫》本轮演出将持续至8月19日。
记者: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