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南部阳光明媚的圣特罗佩海滩上,有游客偶遇巩俐和她的法国老公让·米歇尔·雅尔。巩俐穿着一身简单的白衣,头发利落地束起,戴着墨镜,皮肤白皙。她躺在躺椅上,惬意地晒着太阳,看起来悠然自得。她身边的雅尔,已经76岁,神采奕奕,腰板挺直,两人有说有笑地聊天,看起来非常放松自然。巩俐今年59岁,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些痕迹,下巴略显丰腴,但整个人的状态却比许多年轻人还要从容。
有人看到照片后说:“这状态哪像快60的人?”也有人感慨:“这才叫真正的人生赢家。”过去这些年,巩俐淡出了聚光灯,不再频繁出现在媒体视线,但她的感情路、婚姻选择以及她始终坚持自我的人生轨迹,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昔日的“巩皇”。
张艺谋:八年热恋,换不来一个名分
巩俐和张艺谋相识于1987年。当时她还在中央戏剧学院上学,而张艺谋已是小有名气的导演。《红高粱》不仅是两人的第一次合作,也是他们感情的起点。那时的巩俐22岁,张艺谋37岁,事业处于上升期的他们,因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吸引。
两人的恋情持续了8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合作了《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多部经典电影。巩俐迅速从一个新人演员成长为华语影坛的代表人物之一,而张艺谋则被称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者。
尽管这段关系伴随着事业的辉煌,但感情上却始终悬而未决。张艺谋始终没有给巩俐一个明确的婚姻承诺。有传言说巩俐多次提出结婚,但张艺谋总是以“再等等”来推脱。
巩俐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曾说:“那时候年轻,爱得很纯粹,也很冲动。”她没说太多,但外界早已看出,她对张艺谋有过深切的情感。只不过,这份感情最终没能抵过现实的考量。
1995年左右,两人正式分手,从此分道扬镳。尽管之后他们偶尔在电影节上碰面,也能点头微笑,但感情终究留在了过去。
黄和祥:豪门婚姻,被“退圈”两字击碎
张艺谋之后,巩俐的下一段感情来得很快。1996年,她与新加坡富商黄和祥结婚。这段婚姻起初备受关注,黄和祥是烟草行业的大亨,财力雄厚,婚礼也办得十分风光,在香港请来了众多演艺圈名人。
婚后,巩俐一度淡出银幕,外界认为她将转型做“豪门太太”。黄和祥对巩俐十分宠爱,经常劝她不要再那么辛苦拍戏。他曾对她说:“你可以退圈,我来养你。”
这句话成了两人婚姻的转折点。巩俐始终对表演充满热情。她在后来的采访中坦言:“我可以少拍戏,但不能不拍戏。演戏是我的根,没了根,我就活不成。”
两人在价值观上的分歧越来越明显。黄和祥希望她以家庭为重,而巩俐坚持继续拍戏。几年后,黄和祥的生意出现问题,常年奔波在外,两人聚少离多,感情逐渐淡化。
这段婚姻维持了约13年,最终以离婚告终。巩俐没有在媒体前做过多解释,她用行动回应了一切——继续接戏、出席电影节、活跃在国际影坛。
张震:戏里走心,现实太累
巩俐离婚后不久,便投入到电影《爱神》的拍摄中。这部由关锦鹏执导的影片汇聚了不少实力派演员,其中巩俐与张震的合作尤其引人注目。那时候的张震正值事业上升期,凭借《卧虎藏龙》《一一》等片积攒了不少口碑,外形俊朗,气质内敛,是演艺圈少有的文艺青年。
《爱神》中的两人饰演一对情感纠葛复杂的恋人,片中有大量对手戏和情绪浓烈的桥段。拍摄过程中,他们在镜头前的化学反应迅速引起关注,不少剧组成员都曾透露两人“戏里戏外都很默契”。拍摄结束后,他们被拍到私下多次外出,或共进晚餐,或一同看电影,一时间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
当时张震在接受采访时毫不吝啬地夸奖巩俐:“巩俐姐太厉害了,跟她演戏能学到很多东西。”巩俐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张震“有灵气,是个非常难得的年轻演员”。两人的互动、对彼此的欣赏,再加上频繁的私下接触,使得外界普遍认为他们已走得很近,甚至有媒体猜测两人正在交往。
然而,这段关系最终并没有发展成公开的恋情。圈内不少知情人透露,巩俐性格强势,在生活中延续了她在片场一贯的认真态度,对细节要求极高。据称,她曾多次在合作期间直接指出张震的表演问题,即使在非正式场合也丝毫不留情面。虽然张震内心敬重巩俐的专业和成就,但长时间处在这种高压状态下,他逐渐感到疲惫和压抑。
两人性格上存在根本的差异。巩俐已是国际影后,事业成就远超张震,对艺术的执念也远胜常人;而张震虽然天赋不俗,但内心更倾向温和与平衡。久而久之,这段本可能发展下去的关系,因心理落差和性格差异悄然告终。
张震随后与圈外女友结婚,婚礼低调温馨。据称巩俐送上了份量十足的贺礼,但并未出席婚礼仪式。两人自此保持着体面的距离,不再有任何情感纠葛的公开传闻。尽管曾有短暂交集,但最终这段故事,随着时间流逝,也渐渐淡出大众视野。
让·米歇尔·雅尔:灵魂伴侣,精神平等
巩俐在感情中沉寂多年后,于2019年公开与法国电子音乐人让·米歇尔·雅尔结婚。消息一出,震惊了娱乐圈。雅尔出生于1948年,是法国电子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Oxygene》在1976年发行后风靡欧美,被誉为电子音乐革命的里程碑。
巩俐和雅尔的初识并不张扬。据巩俐描述,两人第一次见面就聊了三个小时,从电影聊到音乐,话题自然地从艺术延伸到生活。雅尔并没有要求巩俐改变生活方式,相反,他鼓励她继续拍戏,做自己喜欢的事。
巩俐曾在采访中说:“他从不会让我放弃工作,反而会提醒我‘你该去拍戏了,你的才华不该被浪费’。”两人的关系,不仅没有相互限制,反而成就彼此。
尽管两人年纪相差17岁,但从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到价值观,他们都表现出极高的一致性。巩俐经常出席雅尔的演出,雅尔也陪同巩俐参加电影节。
有一次在巴黎的音乐会上,雅尔在舞台上公开说:“这首歌送给我的妻子,巩俐。”当时观众掌声雷动,而站在台下的巩俐笑得如同少女。
他们没有子女,却选择了陪伴彼此。在法国媒体的镜头下,巩俐频繁出现在美术馆、音乐厅,有时也会与雅尔一同漫步在巴黎街头,状态从容,不再为事业奔波,也没有对外界做太多回应。
有才气的男人,巩俐始终如一的偏好
巩俐这些年经历过几段备受关注的感情,而细细梳理下来,不难发现她的择偶标准从未偏离一个核心——她始终只欣赏有才华的男人。在她的人生轨迹里,感情从不是依附或者妥协的产物,而更像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选择与共振。
张艺谋,是她出道初期的重要贵人,也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两人因《红高粱》相识,合作时间长达八年。从《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到《秋菊打官司》,他们不仅共同缔造了华语电影的黄金时期,也在彼此身上投射了深层次的艺术理解。张艺谋对电影语言的探索、对镜头美学的追求,与巩俐对角色的全情投入、对细节的极致要求不谋而合。但这段关系最终止步于“没有名分”。张艺谋不愿步入婚姻,巩俐不想继续被隐藏。才华匹配,却理念不同,走不到最后。
之后嫁给新加坡富商黄和祥,看似走进豪门,实则失去了艺术共鸣。黄和祥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财力雄厚,婚礼排场也极尽隆重。但他希望巩俐放慢脚步,退圈相夫教子,不再奔波于片场。巩俐却始终把表演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她曾直言:“演戏是我的根,没了根我就活不成。”两人最终因理念分歧而分开,说明光有物质保障、却无法理解艺术初心的伴侣,终究不可能与她并肩。
而后与张震之间的短暂情感,更像是灵气之间的碰撞。张震被誉为演技派代表,有天赋,也愿意钻研,对巩俐充满敬意。然而他太年轻,难以承受巩俐在生活中延续下来的高标准、强控制。他们之间存在艺术欣赏,却缺乏真正的平衡。张震在巩俐面前始终是“学生”的角色,而巩俐并不是一个愿意“教”一个男人如何成长的女性。
直到让·米歇尔·雅尔的出现,一切才慢慢归于稳定。雅尔是法国著名电子音乐教父,《Oxygene》等代表作在全球广为流传。他与巩俐初识便长谈三个小时,从电影聊到音乐,从创作聊到审美,彼此如同久别重逢的灵魂。他没有要求巩俐改变自己,反而鼓励她继续拍戏,说她的才华不该被埋没。他尊重她的专业,也愿意成为她艺术路上的同行者。巩俐曾说:“好的电影和好的音乐是一样的,都能打动人的灵魂。”雅尔则回应:“巩俐的表演里有音乐感,很迷人。”这是他们之间最真实的共鸣。
她拍《霸王别姬》时,为了一个配角“菊仙”,提前半年苦学京剧身段;拍《艺伎回忆录》时,又苦练日语、茶道、花道。这种对艺术的严苛执着,也让她在感情里自然排斥肤浅与投机。黄和祥的财富、张艺谋的回避、张震的年轻,终究不敌一个理解她灵魂的男人——尽管他比她年长17岁,却能与她平等站在创作与生活的每一刻。
不退让,不从众,不委屈自己
巩俐从未为了婚姻放弃事业,也未在事业巅峰时选择安逸。她不是娱乐圈最活跃的女星,但她的每一次出现都备受瞩目。
她59岁了,不再年轻,但活得自在。她的脸上有岁月的痕迹,但没有焦虑的表情。她可以胖一点,皮肤松一点,但她的状态松弛、气质沉稳,成为许多人心中“成熟女人”的范本。
她曾说:“演戏是我的热爱,但不是我生活的全部。现在我更想享受生活,跟爱的人在一起。”这不是刻意经营的形象,而是她真实的选择。
从山东济南到巴黎街头,从影坛新星到国际影后,她经历过轰烈的爱情,也面对过人生的低谷,却从未放弃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