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今日头条「头条深一度」独家稿件)
1976年1月,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发行了鲍勃·迪伦的第十七张专辑,名为《欲望》。这张专辑收录了9首歌曲,展现了迪伦标志性的民谣摇滚风格。作为全球公认的传奇歌手,鲍勃·迪伦的新作一经发布便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不仅在当年成为媒体评选的宠儿,甚至在2003年被《滚石》杂志评为“史上最伟大专辑500强”之一。
就销量而言,专辑在美国突破了百万销量大关,在欧洲各国同样取得了不小的成功。若非盗版的泛滥,《欲望》或许能取得更加傲人的成绩。不过,尽管专辑的成绩亮眼,它仍然引发了一些争议。例如,专辑中有一首长达11分钟的歌曲《乔伊》,当听众聆听后,纷纷疑惑:鲍勃·迪伦到底想表达什么?难道这首歌在歌颂黑手党吗?甚至有粉丝开始担心,“迪伦,若是你受到了威胁,不妨眨眨眼。”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迪伦并未退缩,他坚决回应:“我没有受到任何威胁,这首歌就是我想表达的情感。我始终认为乔伊·加洛是一个英雄,是一个勇敢地与命运抗争的战士!”
乔伊·加洛,正如迪伦在歌曲中所讲述的那样,是一位历史上著名的黑手党人物。他的故事始于1951年4月19日的一个午后,那时纽约黑手党家族的领袖卡洛·甘比诺焦虑不安地坐在会议室。此时,黑帮领袖的弟弟被无情地丢进海中,而领袖本人也已经失踪整整一天。显然,家族的权力已经发生了改变。
不久后,家族的二把手阿尔伯特·阿纳斯塔西亚走进了会议室,宣布:“整个纽约找不到文森特的踪迹,他失踪了!现在,家族需要一位新的领袖,大家认为谁最合适?”甘比诺此时内心暗笑,他明白,阿尔伯特已经悄然接掌了家族的权力。
甘比诺心中清楚,自己无法与阿尔伯特抗衡,后者掌控了码头工人协会,并且拥有黑手党委员会的刺杀部队,这个部门号称全美最强战斗力。而且,阿尔伯特个人的战斗力也是惊人的,他曾被誉为“刽子手之王”,擅长亲自出手,几乎没有人能够与他匹敌。因此,甘比诺决定顺水推舟,主动向阿尔伯特表示支持。
很快,阿尔伯特·阿纳斯塔西亚正式成为纽约五大黑帮之一的新领袖,曼加诺家族也改名为阿纳斯塔西亚家族。然而,这位新领袖的统治才刚刚开始,就迅速让所有人后悔。阿尔伯特的行为极端且不受控制,他的杀戮几乎没有底线,甚至因为报纸上的某个小插曲,就可以下令处决一名著名侦探。
两年后,阿尔伯特的暴行已使得家族的外部环境变得危机四伏,同行对他的敌视日益增加。内部的小头目们也开始反思,是否应该除掉这个疯狂的老大。阿尔伯特的战斗力虽强,但他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过度放纵的生活方式使得他的战斗力已经大大削弱。
在这种局面下,甘比诺认为现在正是铲除阿尔伯特的最佳时机。尽管阿尔伯特身边总是带着保镖,但他并非无懈可击,年老体弱,且头脑开始出现问题。通过一番深思熟虑,甘比诺决定亲自出面,找到一位狠角色来处理阿尔伯特。
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甘比诺最终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一个以冷酷无情、残暴而著称的男子,这位男子曾因无情折磨高利贷欠款人的母亲而名声远扬。甘比诺找到了他,并承诺为他支付丰厚报酬,许诺让他名声大振,未来将能开创属于自己的帮派。
这名男子,正是约瑟夫·加洛。出生于1929年,约瑟夫·加洛是纽约布鲁克林的加洛家族成员之一,家族从事私酒贩卖与高利贷生意。与他的两个兄弟不同,乔伊自小爱好读书,甚至热衷文学和绘画,这让父亲翁贝托极为失望,最终让他放弃了走黑道的路。
然而,一次车祸改变了乔伊的命运。在1945年,16岁的乔伊在一场庆祝二战胜利的游行中被一辆吉普车撞伤,导致脑部严重创伤。虽然他得以幸存,但这次事故让他的性格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成为了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渐渐地,他的行为变得愈发怪异,甚至自信地认为自己是黑帮故事中的主角。
1950年,警方最终将乔伊逮捕,在调查中,他们发现乔伊并非单纯的犯罪分子,而是一个典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诊断,乔伊被送进精神病院,在那里,他度过了两年的治疗生活。
在精神病院的这段时间,乔伊的兄弟们四处宣传他的事迹,夸大他的能力,将他塑造成了一个无敌的黑帮传奇。没过多久,乔伊竟然成为了一个新兴黑帮的精神领袖。这个“加洛帮”迅速崛起,虽然乔伊的能力和影响力可能并不如传言所说,但他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黑道地位。
最终,这位被甘比诺所看中的“顶级杀手”乔伊·加洛,靠着传奇般的故事和号召力,成为了纽约黑帮界的风云人物。而甘比诺则借此机会,计划让乔伊替他铲除阿尔伯特,开启了一段新的权力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