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昊然与周冬雨:从争议到转型,谁才是最终的赢家?
曾经,刘昊然是那个少年感十足、阳光灿烂的形象,而周冬雨则是手捧影后奖杯的风头人物,尽管两人当时的星途看似辉煌,但一段“恋情”与一部影片却让他们的口碑瞬间跌入低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昊然凭借一系列新作的成功实现了反转,而周冬雨却仍旧陷入着不断的争议中。曾经的“同路人”如今的差距愈发明显,那么,二人又该如何继续走下去呢?
01 新作突破与转型之路
2023年,导演申奥凭借《孤注一掷》横空出世,成为暑期档的最大黑马。而他的最新作品《南京照相馆》也在七月底提档上映,这部电影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一群普通百姓在困境中奋力保存和传递日军暴行证据的故事。在影片中,刘昊然饰演的邮差阿昌成为故事的核心人物。最初,他只是一个只求生存的小人物,但目睹日军暴行后,逐渐从懦弱求生到勇敢抗争,完成了从恐惧到觉醒的自我转变。
刘昊然在电影中的表现颇为惊艳,他摒弃了自己以往阳光少年形象,精准地刻画了阿昌内心的恐惧、迷茫与觉醒。尤其是在暗房冲洗底片时,他通过颤抖的双手和惊恐的眼神,把那个普通人在极限环境下的心理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不禁感叹,“抛开《燃冬》不谈,刘昊然的演技依然可圈可点。”
《燃冬》这部影片曾因情感线混乱及角色塑造问题,导致刘昊然与周冬雨的口碑同时跌入低谷。尽管如此,刘昊然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反而借此契机实现了转型。随后他参演了《平原上的火焰》和《解密》等作品,每个角色的塑造都展现了他在演技上的多样性和深度。在《平原上的火焰》中,他饰演的刑警庄树,从一个年少时懵懂无知的年轻人,蜕变成一个成熟稳重的刑警,展现了极大的角色跨度和演技的细腻变化。
在《解密》中,他再次突破了自身的形象,饰演一位沉迷于密码破解的数学天才。他故意减重,改变身形,穿上老旧的中山装,通过一系列微妙的细节塑造了一个典型的“书呆子”形象。刘昊然通过发黄的脸色、疲惫的神情以及专注的眼神,成功地把一个困在密码谜团中的天才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纷纷表示,刘昊然在演技上的努力和进步是有目共睹的。
02 周冬雨的口碑困境
与刘昊然的事业逐渐攀升不同,周冬雨的口碑则始终未能回暖。最初的绯闻和争议,成了她事业发展的绊脚石。那时,狗仔拍到刘昊然与周冬雨一同打球后,同回家中的画面,迅速引发了媒体和网友的关注。细节上的“同款拖鞋、手机壳”等被不断放大,甚至传出两人“看婚房”“领证”的流言。尽管双方工作室始终未明确回应,但两人“不否认”的态度使得这段绯闻愈演愈烈。
这段恋情虽然引起了不少关注,但由于种种争议,最终未能得到广泛认可。周冬雨此前因言辞不当和一些不恰当行为屡次引发网友的不满。她曾因在节目中嘲笑马思纯身材不当,或在某些公开场合表现出对前辈的不敬,而遭到网友的广泛批评。最具争议的当属在《极限挑战》中的一幕,她直接拒绝与王迅换衣服,称“你的衣服脏”,以及在颁奖典礼上的一番话“我们家没人做电影,能拿奖特别光宗耀祖”,这都让她的形象大打折扣。
而在电影作品方面,周冬雨的表现也未能恢复元气。《鹦鹉杀》的票房不尽如人意,最终仅收获不到四千万;而另一部敏感题材的电影《热搜》同样口碑与票房双双失望。与刘昊然在演技和作品上的突破相比,周冬雨似乎陷入了文艺片的“舒适区”,很难实现自我突破。她的这些作品尽管她的演技尚可,但由于题材和剧情的局限,口碑始终没有得到太大的提升。
03 事业转折:刘昊然的“底牌”
刘昊然的事业突破离不开《唐人街探案》系列的助力。凭借着这一系列的国民度和票房号召力,刘昊然成功跻身中国影史票房突破200亿的九零后男主行列,成为票房的“新宠”。而在2023年,他的电影《南京照相馆》无疑又是他的一个“优质答卷”,受到了业内的高度期待。加上他在话剧《温暖的味道》中的表现,也让观众看到了他在演技上的多面性。
话剧作为一种最能锻炼演员演技的形式,刘昊然不仅能够沉浸其中,还在巡演中不断磨练自己的表演技巧。这种踏实肯干的态度,使得他在业内被认为有潜力成为新一代演员中的领军人物。
与之相比,周冬雨的资源和口碑则显得相形见绌。尽管她曾是“三金影后”,但如今面对刘昊然的迅速崛起,似乎显得有些黯然失色。网友甚至开始调侃,周冬雨可能“高攀”了刘昊然。
结语
从一段绯闻到各自安好的结局,刘昊然和周冬雨这两位曾经的“同路人”如今的差距越拉越大。在刘昊然凭借新作品迎来事业的春天时,周冬雨依旧在争议和困境中艰难前行。娱乐圈中没有永远的顶流,只有不断努力与自我突破的演员。对于观众而言,演技与作品才是评价一个演员的标准,而刘昊然的转型成功正是这一点的最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