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公里桃花坞》已经进入了第五季,我发现节目的面貌与初始时大相径庭。最早的几季中,由于每位坞民的镜头分配相对均衡,他们的个性也得以充分展现。然而,现在的局面几乎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知名度,那些不太出名的坞民则不幸地沦为“隐形人”。
以最新一期为例,老坞民周杰和宋妍霏限时回归,而新人尚雯婕和小乐则为桃花坞五周年演唱会助阵。显而易见,周杰和尚雯婕获得了大量镜头,而宋妍霏和小乐的表现则显得有些逊色。值得一提的是,宋妍霏与蔡文静的关系密切,加上她的舞蹈才能,使她能为观众留下些许印象。相比之下,小乐的外表条件并不占优势,性格也较为内向,除了出场和唱歌时的几帧镜头外,其他时段几乎无人问津。
当大家欢呼迎接老坞民回归时,尚雯婕和周杰确实是最受欢迎的存在,令人遗憾的是,小乐却被完全忽略,这种情况显然有些不公。
回想《五十公里桃花坞》的第一季,每位坞民都能够自由表达观点,观众也见证了各种个性碰撞所迸发出的火花,极具创造力的坞民更是开展了各种新颖项目。而如今的桃花坞似乎变成了一场“谁红就和谁玩”的秀。
在早期的几集中,许昕和闫佩伦同样面临小乐的境遇,镜头几乎没有存在感。后来,他们意识到节目的镜头分配规律(老坞民占据了绝大多数镜头),于是开始主动跟随老坞民。许昕巧妙地始终伴随在徐志胜身旁,无论徐志胜做什么,他都紧随其后,最终一起组成了“坏蛋联盟”,逐渐获得了更多镜头曝光。而闫佩伦则是紧跟着仁科,仁科进行的每项活动,他都悉心支持。刚开始仁科并未进入状态,因而没有多少亮点,此时闫佩伦也默默无闻。随着仁科的电影节项目逐渐推进,闫佩伦的曝光率也随之上升。
导演组在选拔坞民时,应更加注重个体的性格魅力。如果某些人难以融入新环境,实在不如不邀请,因为到了节目中,他们也难以获得镜头,成为无效参与者。
参与这个节目的人理应具备性格魅力,即便是新人,也应有机会获得关注。例如,这一季的欧阳娣娣、董思成和周翊然便是卓越的例证,他们既有才华,又个性鲜明,因此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不过,在最新一集中,我感到颇为不悦的一个环节是,当周杰他们回到桃花坞时,汪苏泷只是简单地召开了一次会议,让周杰等人做自我介绍。待他们介绍结束后,周杰还在期待其他新人进行自我介绍,却被汪苏泷打断:“要不然我们四个给你们介绍介绍。”这样的安排在某种程度上显得对其他坞民不够尊重。
对周杰而言,他对许多新坞民并不熟悉,进行简单的个人介绍又有什么不好呢?其实,自我介绍环节也极具趣味性,能够增进各位坞民之间的了解。
如果《五十公里桃花坞》能够迎来第六季,希望节目组能重新审视镜头的分配,保持公正,避免以名气作为唯一的标准。新来的坞民同样应积极拓展各自的项目,切勿总是围绕同一活动转圈。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有坞民都被要求多才多艺,频繁上台表演,无疑会感到疲惫。桃花坞的宗旨是一个充满轻松氛围的综艺节目,绝不应被各种“推销”活动所淹没。
你认为在《五十公里桃花坞5》中,节目组是否真的依据名气来分配镜头呢?又有哪些其他缺陷存在呢?欢迎在文末留言讨论。本文由浑水默娱原创,若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收藏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