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郭德纲的德云社演出可真是火爆异常,现场座无虚席,观众们的热情完全超出了大家的预期。在返场的时候,郭德纲透露门票早已售罄,甚至临时又增加了200个座位对外售卖。对于大家的热情支持,郭德纲的感慨可想而知,他开玩笑说这实在是有点不可思议呢。就连钉钉子的问题都被提了出来,似乎在说,只要有需求,演出票总能找到办法。
说到商业演出,其实都是需要提交相关审批的,那德云社怎么能在短时间内加座位呢?难道就不怕被相关部门处理吗?看郭德纲演出的观众真有这么多吗?他擅长的相声早已赢得了无数粉丝,但如今歌唱的演出同样吸引了大量观众,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商演之前,主办方要提前向相关部门报备,内容包括演出节目、人员安排、举办时间、地点和观众人数等,所有细节都得一一列明。获得审批后,演出就必须严格按照这些内容执行,如果随意更改,就会面临严厉的惩罚。许多演员在采访中也提到过,只有经过报备和批准的演出项目,才能顺利进行,未经批准的演员同样不能随便上台。
至于郭德纲在天津的这场演出,能够在门票售罄后再加200个座位,显然是主办方根据观众的需求,经过申请并获得了相关部门的批准。这些事情其实并不需要大家过于好奇。如此大规模的团体,自然会遵守规矩,一旦挑战规定风险则极大。当然,大家的好奇心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演出门票普遍紧俏的背景下,能加座出售的事情简直就是个例外。
昨晚在天津中华剧院,郭德纲携麒麟剧社带来了一场《济公活佛》第七本演出,现场的满堂喝彩显示了观众对郭德纲及其剧社的热爱和认可。之所以如此受欢迎,除了名人效应外,更离不开良好的口碑和作品的质量。名人效应的表现不言而喻,岳云鹏的演唱会就很生动地展示了例子,虽然表现普通,却仍旧获得了观众的追捧。
获得良好口碑和观众的认可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都是郭德纲和麒麟剧社的全体成员通过辛勤付出,以及之前六本演出所积累的荣誉和口碑所获得的。正是前六本的成功,才让观众对第七本充满期待和青睐,也因此出现了门票紧俏甚至加座的情形。这不仅是一个利好的信号,也显示了传统曲艺依然有一席之地,只要从业者推出好的作品,观众的需求就会得到满足。
郭德纲在京剧舞台上的不断创新,展现了他对传统的理解和重视。只有让传统在新的形式下继续流传下去,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传统。那么,怎样才能吸引观众呢?不断的创新无疑是关键,在保留传统内核的同时,融入流行元素和新鲜感。虽然有人可能会担心这种做法会破坏传统,但如果固守旧有的形式不走出舒适区,最终导致的将是无以为继的境地,真正的传统将因此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