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的演技被批评为模板化,这可真没有让人感到意外。观众们对角色的固化早有不满,刚刚摘得了视后的荣誉,没过多久大家就发现她所演的角色每一个都像是在开甄嬛的会议。音乐人三宝的这番跨界吐槽,确实撕开了行业的遮羞布——如今演员的安全区变成了演技的天花板,观众到底是该包容那些老戏骨继续吃老本,还是该催促他们突破自我?
三宝所言的“缺乏新意”精准触及了观众的痛点。看看《酱园弄》中章子怡梳着蓬乱发型蹲在马路边的剧照,再瞧瞧王骁在《南京照相馆》中被生活压低的脊背,中生代演员正在拼命摆脱标签。对比一下孙俪的现代剧成绩单:《安家》6.6分、《理想之城》6.7分、《蛮好的人生》甚至直降至6.4分,古装剧与现代剧的口碑差距比横店的城墙还厚实。如今连张颂文都为了演活高启强在菜市场观察小贩三个月,虽然孙俪在买菜时观察老人的做法值得肯定,但要将生活体验转化为角色突破,显然还需要更彻底的自我颠覆。
演技固化的责任并不能全部归咎于演员。资本总是爱复制热门作品,孙俪在《甄嬛传》之后接到的《芈月传》等大女主剧本,最终导致制作方图省事,演员追求安全,形成了恶性循环。当年周迅在拍完《如懿传》被群嘲“装嫩”,随即在《小敏家》中以素颜成功塑造中年离异女性,这种拼死拼活的勇气才是突破瓶颈的关键。孙俪表示想挑战“奶奶角色”是好事,但看看惠英红60岁仍能在《血观音》中演绎蛇蝎贵妇,真正的角色创新从来不是年龄的问题,而在于人性的复杂度。
“甄嬛的滤镜太厚了,现在看她演职场女性总觉得下一秒就要赐一丈红。”
“三宝说的有道理,但跨界点评总让人感觉奇怪,建议下次请张艺谋来吐槽歌手假唱。”
“在《乌云之上》中,她演女警的细节明显进步了,键盘侠却在拿老剧作比较。”
“支持娘娘转型!看看陈道明从康熙皇帝到《归来》中的劳改犯,这才是教科书式的突破。”
“现在大家骂得欢,等她真的演老太太时,肯定又有人嘲笑她装嫩逆生长,观众比导演还难以取悦。”
最让人无奈的是,演员这一行的怪状在于:观众既想看到熟悉的演绎方式,又渴望新鲜的表现。现在的孙俪就像走在平衡木上,左边是甄嬛留下的光环,右边则是转型可能带来的口碑风险。然而,看赵丽颖从甜美少女硬刚成农村妇女,以及雷佳音从都市小男人变成硬核刑警,中生代演员的出路早已明确——与其在舒适区当女王,不如勇敢踏入未知领域开疆拓土。毕竟观众记忆再好,也比不过真正优秀角色的连番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