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泰拳战丧尸——《尸杀泰拳》
今天聊聊泰国电影《尸杀泰拳》。
片名Com Unhas e Dentes / Ziam(2025)。
这是一部结合泰拳和丧尸的末日题材电影,影片英文片名是《Ziam》,融合了泰王国旧名“Siam”与丧尸“Zombie”。
故事背景设定为全球变暖引发生态崩溃,鱼类灭绝,饥荒席卷全球,泰国也沦为资源废墟。社会被进一步撕裂,富人在玻璃幕墙后享用人工合成食物,穷人在街头为一口昆虫搏命。
男主角辛格(Singh)是退役泰拳手,现在靠开卡车运送稀缺物资艰难维生,最大的愿望是带医生女友凛(Rin)离开地狱般的城市,回老家生活。
科技巨头瓦苏推出缓解饥荒的“奇迹鱼肉”,人吃了之后却开始变异,口吐黑血,眼珠翻白,皮肤爬上诡异的鱼鳞状纹路,成了狂暴丧尸。病毒在凛工作的医院爆发,军方封锁大楼准备全面扑杀。辛格闻讯赶来,准备赤手空拳救人。
片中丧尸设计有属于自己的特点,感染者后期颈部裂开鲜红鳃缝,攻击时发出溺水般的咕噜声。
这种鱼人丧尸结合了泰国渔业文化与传统丧尸元素,保留了传统丧尸的嗜血特性,又以鱼鳃、鳞片等视觉符号反映渔业对人类的反噬。
可惜这个充满地域特色的创意最终沦为单纯的猎奇元素,未能像《哭悲》中的欲望丧尸那样与主题形成深度互文。
本片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泰拳的原始破坏力与丧尸元素粗暴嫁接。
辛格不是超人,他的战斗带着人类的疲惫与狠劲。他在狭窄的楼梯间用膝盖顶碎丧尸下巴,在混乱的诊室抄起输液架横扫一片,面对力量强化的变异体近身缠斗。
影片前半段这种肉搏带来了很强新鲜感,辅以合格的丧尸扮相和四溅的番茄酱,营造出合格的B级片狂欢。
动作场景中单个动作精彩,但整体结合起来却存在缺陷。动作设计本身够硬朗,却缺乏《拳霸》那种惊为天人的创新编排。
当辛格一层层清理医院,重复的“发现丧尸-泰拳KO”模式迅速暴露短板。
辛格与特种兵的5分钟肉搏戏本该是高潮,却因滥用快速剪辑显得零碎,而且这一段动作戏本身也是动机不明,纯粹拖时长。我们想看的事《突袭》式的长镜头缠斗时,镜头突然切换到凛毫无意义的尖叫特写。
尽管影片在动作场面上表现尚佳,但在人物塑造方面却存在明显的不足。
政府转变为极权主义的过程显得突兀,军队更像是背景中的威胁而非具体对手。
辛格这个角色缺乏鲜明的个性,他的行动往往显得过于冲动和盲目。
女友凛更是一个典型的花瓶角色,除了哭泣和等待救援之外,没有太多的存在感。但凡她能拿起手术刀反抗一次,电影都会大不同。
小男孩巴迪本可成为情感纽带,却只在哮喘发作时才被记起,沦为功能性工具人。
影片中的其他角色,如政府官员、富豪等,也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刻画,鱼业大亨瓦苏先生虽然象征了贪婪,但他们的出现很短暂,并未深入展开。
这是一部娱乐片,融合了《釜山行》与《突袭》风格,带有泰国武术特色。
在丧尸题材电影中,本片做出了一点创新,但仅限于动作戏的无数流派,其余方面则较为平庸。
影片展示辛格肘击丧尸时最为出色,涉及人际关系或通用的末日情节时,则略显薄弱。
泰国恐怖片本该有自己的魂。《鬼影》靠宗教阴影吓人,《恶魔的艺术》用巫术讲人性之恶,这部只是把泰拳当标签,把社会议题当装饰,最后成了没根的平庸产品。
《尸杀泰拳》本拥有一个极具爆发力的核心设定,泰国(Siam)的根基被丧尸(Zombie)侵蚀,这不仅是字面上的病毒灾难,更暗喻着贫富撕裂、极权崛起的社会结构崩溃,还有传统渔业文化反噬的双重危机。
独特丧尸设计本是绝佳的视觉化载体,足以承载对生态灾难、资本贪婪的深刻批判。可惜影片只是将这些富有潜力的符号,连同泰拳技艺,一并降格为刺激眼球的标签。
最终影片只能在局部制造了短暂的感官冲击,沦为一部空有泰国制造皮囊、内里却失魂落魄的行尸走肉。
泰拳丧尸末世乱斗,
视觉狂欢徒有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