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初,电影市场迎来了一个高峰期,而《南京照相馆》无疑是这场盛宴中最大的得益者。该片自上映以来仅两周,便以18亿的票房成绩引起广泛关注,分析预测也显示其最终票房将达到33亿。果不其然,该片很可能会在年度票房上奋勇争取季军,甚至有望冲击亚军的位置。
2023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它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刻。在这段时间中,除了《南京照相馆》,两部抗战题材的影片《731》和《东极岛》也即将上映,使整个8月与9月弥漫在浓厚的爱国氛围之中。
影片的成功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在这股激情中,有人感慨这段历史不应被遗忘,而另一些人的真实面貌则开始显露无疑。不久前,日本驻上海大使馆罕见发出警告,提醒在华日本人警惕“日益高涨的反日情绪”。与此同时,日本网民们的反应也颇为激烈,其中一些人甚至不愿承认历史的真实面貌,声称南京大屠杀是“人们幻想的产物”,或质疑当时的人口数据,认为南京的居民数并不如历史记载的那般庞大,视之为“宣传行为”。
更有甚者,甚至跑到导演申奥的社交媒体相册中故意抹黑,试图抹抹阴影。除了《南京照相馆》遭受到抵制外,同样的命运也降临到了《731》的身上。影片尚未上映便遭到无数网民的攻击与指责,认为它宣扬仇恨。
这并不奇怪,毕竟,日本对待历史责任的态度与德国相比,显得相对消极。回想当年,张纯如在撰写《南京大屠杀》时,也曾遭到过日本官方的骚扰与打压,这不仅反映了对真实历史的回避,更显示出讲述这段历史的艰难与受限。
在参加《南京照相馆》的路演时,导演申奥曾提到,该片所反映的战火背后,实质上还有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即舆论、宣传与文化之间的斗争。这场战争至今仍在互联网上持续发酵。影片的英文名“Dead To Rights”意为“证据确凿”,导演希望借此影片警示观众,帮助大家“辨认敌我”。
正如导演所言,战争并未结束,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延续着。在即将上映的《东极岛》和《731》中,电影仍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与困境。记得在《731》定档后,许多家长开始举报,称其内容血腥、宣传仇恨。然而,有些“家长”可能并不是出于真实的担忧,而是背后隐藏着更深的恐惧,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感到不安。
事实上,观众们只是对电影保持关注,而制片方也只是呈现冰山一角的真实情况。我们的前辈们才是真正的历史亲历者,在那血雨腥风中拼搏而生的幸存者。试图模糊真相和历史的人,所表现出的愤怒,着实让人感到可笑。
值得庆幸的是,现今大多数人能够分清是非,历史不应惧怕被提起。若真的忘却历史,才是对历史的真正背叛。期待这些影片在票房上的成就,33亿仅仅是个开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