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自出道以来,主演的电视剧中,真正与她合作的年轻帅气男演员,几乎只有王一博一人。然而,王一博却并非是那种单凭流量而没有演技的小鲜肉,他是尚属95后的一位,他们当中只有他一人获得了金鸡奖和华表奖影帝提名。
在当同类演员通过流量的颜值维持空洞剧本的时候,赵丽颖与霍建华在《花千骨》中展现了以仙术锁住流量泡沫的能力;而当其他剧组让流量小生们提供“人工智能式”的演技时,冯绍峰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通过顾廷烨细腻的微表情,向观众展示了“演技高低有差别”的真谛。与此同时,欧豪在《风吹半夏》中以其粗犷汉子的形象,成功打开了现实主义的大门,针对“真大女主”的竞争,这实际上是演员选择权的胜利。
赵丽颖清醒地认识到,她并不需要以小鲜肉为她的事业“抬升”,反而是通过实力派男演员来提升剧集的整体水平。在《楚乔传》中,林更新通过宇文玥的内敛,将她的光芒渲染得愈发夺目;而在《造城者》中,黄晓明通过商战戏码赋予她的职场角色更为深厚的基础。
即便是被批评为“选角失误”的《有翡》,王一博如今也展现出跳脱流量限制的决心,在《追风者》中证明了自己的转型能力。相比之下,一些自称“大女主”作品的剧集,男主角们除了拥有外貌优势,剩下的便只是空洞的眼神,最终沦为“女主单薄带飞”的尴尬局面。
这样的差异不仅表现在演员阵容上,更加显著地体现了创作理念的分裂。赵丽颖通过与实力派的“强强联合”,撕破了行业潜规则,打破了“大女主必定需流量”的无形约束,而同行们仍然在通过不理智的“流量小生与老戏骨”的搭配制造虚伪的繁荣。
当市场终于意识到,真正能担当剧集重任的能力,绝非依靠粉丝的欢呼,而是源自演技与剧本之间的深刻结合时,赵丽颖早已位于行业的顶端,俯视着整个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