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的感情戏,总跟缠毛线似的绕来绕去。就说《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那档子事:灵蛇岛上蛛儿 “死” 了,他一口咬定是赵敏干的,气头上对赵敏又打又骂;后来真相大白,凶手是周芷若,他反倒没啥脾气,甚至还打算跟周芷若成亲。这前后差别也太大了,到底是啥心思在作祟?
有人说,周芷若是张无忌的 “白月光”。小时候俩人在汉水边上就认识,周芷若还给过他一碗救命的粥。人嘛,对初恋或者童年里的美好回忆,总带着点滤镜。就像你小时候偷摸藏的那块糖,哪怕后来吃过山珍海味,想起那块糖还是觉得甜。张无忌对周芷若大概就是这感觉,哪怕知道她犯了错,那点旧情也让他狠不下心。
也有人觉得,张无忌其实更在乎赵敏。就像家里最宝贝的杯子,要是被外人摔了,顶多心疼一下;可要是被自己孩子摔了,能气得跳脚 —— 因为在乎,所以才更难接受对方犯错。张无忌对赵敏发火,其实是把她当成了自家人,觉得 “你怎么能骗我”;而周芷若在他心里始终是 “别人家的孩子”,蛛儿又没死,事儿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还有种更绕的说法:不是张无忌选了赵敏,是赵敏逼着他选。赵敏性子烈,爱得直接,不管张无忌多犹豫,总能把他拽到自己这边来。张无忌在她面前犯错,从来不用怕,赵敏总能原谅他。可对周芷若,他就紧张得多,生怕一步错了就没法回头,爱得小心翼翼。就像跟好朋友聊天能随便开玩笑,跟领导说话就得字斟句酌,心态完全不一样。
有个网友说得特别形象:家里花瓶碎了,他先入为主觉得是儿子干的,不问青红皂白就揍了一顿;后来发现是侄子干的,不仅不给儿子道歉,还笑着对侄子说 “碎碎平安”。张无忌对赵敏和周芷若,差不多就是这心态 —— 越在乎的人,越容易被刺痛,也越容易苛责;反倒对没那么亲近的人,能装出一副大度的样子。
说到底,张无忌这人就是典型的 “老好人” 性格,心软、犹豫,面对感情总拎不清。他对周芷若的旧情难忘,对赵敏的爱又带着点依赖。所以面对同样的错,一个是 “自己人犯错更难受”,一个是 “反正不熟,没必要较真”。
其实这也像现实里的感情:对爱的人往往更苛刻,因为在乎所以容不得一点瑕疵;对没那么爱的人,反倒能客客气气,因为心里没那么多波澜。张无忌的偏心眼儿,说到底还是心里的秤早就歪了 —— 赵敏在他心里的分量,早就比周芷若重多了,只是他自己有时候还没认清而已。
你觉得张无忌这差别对待,到底是因为白月光情结,还是骨子里更爱赵敏?来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