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韩红在合肥的演唱会上邀请了汪苏泷作为嘉宾,两人合唱了《年轮》这首歌。唱完之后,韩红转向观众,大声宣布:“大家知道刚才那首歌是碧晨唱的吗?但这首歌的词曲是泷泷写的!”这一句话引起了全场的轰动,彻底打破了关于《年轮》原唱的争议。
这场原唱之争,最初源自汪苏泷的创作。虽然《年轮》最初是为电视剧《花千骨》创作的,但当时发布的是张碧晨的女声版本,而汪苏泷的男声版本则晚些时候才推出。然而,几年后,一些人突然提出“《年轮》原唱只有张碧晨”的说法,并且甚至有些人指责汪苏泷是“蹭热度”,让这场原唱之争再度成为焦点。
这种误解让创作者汪苏泷吃了不少亏。尽管他创作了大量的歌曲,但大多数作品都很难和他的名字直接挂钩。相较于其他知名歌手,汪苏泷的名字和他创作的作品总是难以匹配,而这也导致了他的音乐创作常常被忽视或误解。
随着争议的不断升温,7月25日凌晨,双方团队相继发布了声明。张碧晨的工作室以合约为依据,表示她依法拥有这首歌的“全球永久演唱权”,并决定今后不再演唱《年轮》,正式与这首歌告别。汪苏泷的团队则发布了一封充满诗意的告别信,声明歌曲的词曲从未偏离过,明确表明《年轮》一直属于他。
随后,网易云音乐也发生了一次“系统错误”,将三首汪苏泷为张碧晨创作的歌曲的“原唱”标识取消,结果这一操作引起了更多的质疑与讨论。当天晚些时候,这一标识又被改回,客服解释称是“系统bug”。对于这种巧合,很多人并不买账,认为这更像是一次“试水”行动,测试舆论反应。
然而,真正让局面发生转变的是韩红在演唱会上那句简单却坚定的话:“泷泷写的。”这句话不仅澄清了事实,更重要的是,韩红凭借其在音乐圈的威望,站在创作者一方发声,表明了《年轮》真正的词曲创作人是谁。
这场“原唱之争”并非仅仅是版权的争夺,更是对创作者尊严的捍卫。韩红的言论让大家意识到,创作并非仅仅是演唱者的事情,音乐的诞生背后是创作者的灵感与努力,而这种尊严不应被忽视。
尽管张碧晨在回应中表示感谢创作者,并决定不再演唱《年轮》,她的回应虽得体,但也显露出在这段历史的叙述中,谁最初动了手脚,谁最先试图操控事实,大家心中自有定论。
从这场风波来看,汪苏泷的坚持与低调回应,最终为他赢回了应有的尊重。这件事的最终胜利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胜利,更是创作者声音的回归。过去十年,观众以为《年轮》是张碧晨的歌,而现在,大家终于知道——这首歌的旋律、歌词,以及最初的创作心思,都是汪苏泷的。
这不仅仅是关于谁才是“原唱”的争论,更是关于创作者的尊严和音乐行业应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