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一部正在影院热映的冷门佳作——由耿子涵执导,周美君、黄子琪、梁龙和梁静主演的电影《小白船》。尽管影片的排片量并不理想,但它的独特魅力无疑令观众印象深刻。
不必赘言影片的整体质量,能制作出如此兼具深情和惊世骇俗的华语电影,并且在大陆院线上映,无疑彰显了导演卓越的才华。这部作品不仅获得了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2023)导演双周单元的入围(这是唯一一部进入该单元的中国处女作,与《坠落的审判》一同展映),还荣获了2023年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费穆荣誉最佳导演奖,实在令人钦佩。
现在让我们来探讨影片的故事情节。故事发生在2000年代的一个北方小城市,15岁的刘娴(由周美君饰演)因母亲(梁静饰)前往非洲援助医疗而不得不寄居在父亲(梁龙饰)那家破旧的照相馆。刘娴的父亲与朝鲜族前台金母(刘莲姬饰)关系暧昧,对女儿却漠不关心,这使得刘娴像是一个被抛弃在万花筒中的旁观者,直到金母的女儿——18岁的朝鲜族空乘专业学生金明美(黄子琪饰)闯入她的生活,深深吸引了她。
金明美浓妆艳抹,爱好抽烟喝酒,梦想一边做空姐攒钱,另一方面开设自己的美甲店。然而,她的情感生活却复杂不堪,身处于同龄男孩崔太雄(陆星饰)和已婚富商张顺(朱宏嘉饰)之间的纠葛之中。刘娴目睹了明美因张顺的正妻殴打而留下的伤痕,也隐约发现了她脖颈间隐秘的“小草莓”。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刘娴用听诊器贴住明美的胸口,感受着那剧烈的心跳,终于勇敢地吻上了她的唇。
她们的关系愈发亲密,互相涂抹指甲油,试穿同一件婚纱,在夜深人静时分享彼此的秘密。然而,明美急需资金开店,刘娴偷偷试图出售父亲的相机却未果,她甚至引诱了暗恋自己的少年宫同学借钱,却惨遭拒绝,痛苦不已。随后,明美与金母不告而别,刘娴也随即回家,母亲的提前归国打断了她们的故事。
冬日里,明美突然回到刘娴身边,邀请她参加母亲的婚礼——金母即将嫁往韩国,而明美将成为空姐,跟随母亲一起去韩国生活。在婚礼的舞台上,刘娴望着高唱“小白船”的明美,心中涌现出昔日的青春爱情,泪水夺眶而出。
尽管影片的评价在豆瓣上仅为6.8分,很多观众感叹其青涩与稚嫩,但我认为它的完成度已相当高。虽然情节有些套路化,人物的塑造略显单一,叙事结构也显得松散不连贯,但影片中仍有许多触动我心灵的瞬间,女导演们所构建的独特视角更是令我欣喜,无法抑制对其的喜爱。
这是一部并没有宏大叙事,也未试图提升任何价值观的影片。它纯粹展现了少女们的心事,细腻而唯美,真诚而温暖,足以让人心碎。那种朦胧而微妙的青春情感,在轻柔的镜头中星散开来,无法遏制地蔓延,轻盈而灵动,最终却回归到不被挑明的暧昧之中,蕴藏着未能尝试的冲动,暗淡的迷茫在岁月的海洋与静默的泪水中被稀释,留下淡淡的咸涩与忧伤。
有趣的是,这部影片几乎没有以这种方式展示女孩成长的华语作品。它不单单是依赖于“问题原生家庭”这一元素来深化戏剧冲突,而是在一个常被忽视的隐秘现实中扎根——即社会总是期待女孩们通过外在标准来寻找自我定义与尊严。女孩们试图建立彼此间的连接,想要找到力量与支持,但却不是从母权的强大符号中寻找慰藉,而是始终在父权文化的框架之下寻求理解——她们必须在凝视中试穿婚纱,又得在无视中借用男士的礼服来进行自我发掘。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两个处于青春期、迷惘而渴望安全感的女孩犹如新生的婴儿,跌入了复杂的成人世界。婴儿依赖过渡性物体来缓解与母亲分离时的紧张与不安,而这两个孤独且缺乏爱的少女,则通过建立如同温暖毯子般的过渡关系获得依赖与支持。刘娴的唯一依靠是金明美,而明美则在身边不断出现各色异性中寻找情感寄托。
刘娴与明美之间的关系因为距离而变得复杂而亲密,彼此之间存在着那种若即若离的微妙感。刘娴视明美为“自我的延伸”,用温柔而坚定的手扶住她的手臂,在自己胳膊上留下与明美脖颈相同的“草莓”,为明美穿上嫁衣,卸去她身上的层层粉饰,亲吻她真实的情感。然而,即使刘娴常常自我欺骗,她心中明白,明美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她会因为明美没有将自己视为唯一的依托而心生怨恨,会嫉妒明美耀眼而轻快的背影,甚至不惜激起她的怒火,只为在她心中留下一个微小的位置。
而对于女孩而言,成长的本质并不是沉迷于某个过渡性物体或关系,而是拥有一个独特的潜在空间——那便是一艘“小白船”。潜在空间的深意在于为“关系”提供弹性:无论与他人、现实,还是与自我相处,都不必追求完整的结合或绝对的隔离。正如婴儿通过毯子保持与母亲的联系,同时又接受母亲的暂时离开,女孩们也需在成长中平衡陪伴与独立,然后在这一潜在空间中找到真实的自我。
值得庆幸的是,她们都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更幸运的是,成为更好的自我后,能够更加清晰、真实地看见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