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电影市场,除了春节档的两部大片外,其他时间几乎毫无亮点。暑期档过半,依然没有一部影片能够引发广泛关注,然而,在观看完《长安的荔枝》后,我不禁感叹:这部影片或许会成为今年暑期档的冠军之作。
一、整体观后感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感受与读完原著小说后如出一辙——一种说不出的空虚与惆怅,久久不能自已。尽管影片的结局是充满希望的,但心中总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失落感。庆幸的是,原作者和编剧没有将故事推向绝望的深渊,而是给了观众一点“温情”的慰藉。这种感觉让我想起曾经观看《中国奇谭》中的《小妖怪的夏天》时,孙大圣的一棒子是为了救小妖怪,令人松了一口气的那份庆幸。
说实话,因为剧版的影响,我在看电影之前并没有抱太大期望。但看完之后,只想说:这是大鹏至今为止在演技和导演方面的巅峰之作。
影片的前半部分比较轻松,虽然李善德肩负着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但依然有一线希望。而且,李善德、苏谅与阿僮的互动也充满了趣味,他们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拼搏,令人看得有劲头。
电影后半部分则愈加沉重,这也是最具张力的部分。朝廷内外的尔虞我诈,李善德在荒凉的道路上见到的百姓疾苦,李善德在巨大的压力下不由得满头白发,甚至一夜之间老去十岁,直到最后,他在绝境中做出了最勇敢的反击。这些情节令人压抑,但也能感受到一个普通小人物对强大权势的反抗与不屈。
李善德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反抗命运的,而是在命运将他推向悬崖时,他才看清了自己的处境。于是,他用生命为燃料,做出了最后的挣扎与反击。
二、剧情改编
马伯庸曾提到,创作《长安的荔枝》的灵感源自一首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原著小说《长安的荔枝》约有7万字,讲述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这样的作品拍成电影正好合适。
故事的核心其实非常简单:为什么要运送荔枝?以及如何运送荔枝?与剧版相比,电影版几乎忠实于原著,而剧版则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对于影迷来说,最值得欣慰的便是电影版的忠实呈现,让原著的精彩得以完美传达。
李善德本是长安的一个小吏,凭着多年辛勤工作终于攒够了买房的首付,正准备安稳过日,却在不久后遭遇了上司和同僚的算计,接下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一度打算放弃,但在朋友的开导下,他最终决定挑战命运,开始了运送荔枝的艰难旅程。
影片前半部分基调轻松,但随着情节发展,越来越紧张与压抑。尤其是当李善德再次返回长安时,他既要思考任务的完成,又不得不面对沿途百姓的疾苦,内心的冲突愈加剧烈。最终,他带着荔枝,拼命奔跑进入长安城。令人唏嘘的是,经过千辛万苦运送到手的荔枝,却未能如愿送到杨贵妃的手中,这种讽刺意味十足。
三、人物演绎
大鹏饰演的李善德与我在读小说时的想象十分契合。李善德为人憨厚、听得进劝,肯为任务付出努力,同时也懂得如何变通。他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窝里横”,而是更加突出人物内在的坚韧与执着。此前,大鹏多以搞笑形象出现,给人一种固定的印象,但在这部影片中,他成功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展现了他作为演员的深厚功力。
特别是在前后期的对比上,李善德的变化尤为明显。前期,他眼中充满希望,虽然是“牛马”般劳作,但依然心怀期许。而到影片后期,风霜早已爬上他的面容,满头白发,眼神里只剩下一种不放弃的执念。
杨幂饰演的李善德妻子郑玉婷,也是本片的一大亮点。尽管原著中她的篇幅并不多,但她作为李善德的精神支柱,显得尤为重要。电影中她并没有像剧版那样早早去世,这也让角色的情感更加充实,尤其是她对李善德的那句“我嫁的是他,而不是长安”深深打动了我。
白客饰演的苏谅是一个让人意外的角色,虽然他是波斯商人,但他的表演非常到位。苏谅身上带有一种“牛马”般的坚韧,但又能在商场中游刃有余,展示了人物复杂的多面性。
庄达菲饰演的阿僮则超出了我的预期,原著中的阿僮是一个聪明机灵、充满担当的小姑娘,庄达菲的表演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并且避免了剧版中过度的情节拖沓。
刘德华饰演的杨国忠,则完美展现了角色的复杂性。他那种隐匿于云雾中的神秘感,直到最后才被李善德的质问所揭露,展现了他的虚伪与冷血。
此外,张若昀饰演的杜少陵虽然戏份不多,但依然让人印象深刻。而常远饰演的鱼朝恩则充满了“小人”的阴暗与自私,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体来说,影片中的演员表现都非常出色,演技到位,角色塑造深入人心。
四、总结
说到今年的电影,除了春节档的两部之外,其他影片普遍缺乏亮点。暑期档过半,依然没有任何一部影片能够打破10亿票房。尽管如此,接下来即将上映的几部影片依然让人充满期待,《长安的荔枝》、《你行!你上!》以及《罗小黑战记》第二部等,都值得一看。
大家最期待哪一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