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电影市场中,观众到底最看重什么?是那些华丽炫目的特效,还是能让人回味无穷的深刻故事?71岁的陈佩斯无意中给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原定于7月17日上映的他的新片《戏台》,在最后时刻被推迟到了25号。为此,陈佩斯特地录制了道歉视频,向观众鞠躬致歉。
视频中的陈佩斯语气真挚,感慨万千,虽然自己让大家等待了一段时间,但他仍希望大家耐心等待,甚至称自己对此感到“十分抱歉”。这番话虽简单,却让人听了心酸。影片路演时,观众笑声不断,掌声雷动,陈佩斯也被这一幕打动得几乎落泪。然而,影片的排片却并不顺利,尤其是与姜文的《你行!你上!》和大鹏的《长安的荔枝》撞期,造成了激烈的竞争。
电影院的排片经理并非慈善家,年轻观众占据了大片的票房份额,这使得《戏台》不得不忍痛推迟上映。即使是推迟到25号,情况依然复杂,7月31号还将迎来另一部热门电影《731》。不过,尽管遇到种种困难,陈佩斯的谦逊和真诚赢得了观众的好感。评论区里,全是“必须看的”声音,许多观众甚至表示要带着全家一同前往。
陈佩斯32年未拍电影,而当年他在春晚上逗乐全国的时刻,许多现在的流量明星还未出生。他带领黄渤等实力派演员,把豆瓣评分9.2的经典话剧搬上大银幕,讲述了一个民国戏班在军阀压迫下,强行演绎《霸王别姬》的荒诞故事。电影首映礼上,陈佩斯的老搭档朱时茂看着看着竟潸然泪下,场面极其感人。
现如今,电影市场有着一种怪现象:大导演们趋向于节假日扎堆上映,以为观众的钱包是韭菜,一茬接一茬地割。今年暑期档尤为激烈,7月18日那天多部影片扎堆上映,包括动画片、悬疑片、流量偶像剧,排片经理显然不够忙不过来。姜文和大鹏的影片提档,我们可以理解背后的原因,但陈佩斯的选择却更让人感到一种心酸。
尽管《戏台》点映口碑爆棚,限时放映场次座无虚席,现实依然逼得这位老艺术家做出妥协。这就像一个在胡同口卖糖人的老先生,突然发现周围全是网红奶茶店,观众口味变了。如今的观众,已经不再盲目追捧流量明星,不少凭借小鲜肉撑场的电影十之八九都赔得血本无归。相反,《戏台》这种脚踏实地讲故事的电影,却在点映时就获得了广泛好评。陈佩斯在视频最后说的那句“戏比天大”,无疑是对娱乐至死时代的一种温柔反击。
对于如今的年轻观众来说,最吸引人的,正是这种没有流量明星、没有五毛特效的电影。《戏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它的成功证明了,即使暂时让流量电影占据了主场,但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如果明天电影院同时上映《戏台》和你最爱的明星电影,你会选哪一场?答案或许并不那么容易回答,毕竟当年正是陈佩斯的表演让你第一次感受到喜剧的魅力。
如今,年过七十的陈佩斯依然带着《戏台》回归银幕。这一次,电影不仅仅是话剧的延续,更是老艺术家用心雕琢的作品。黄渤饰演的冒牌名角、姜武饰演的军阀、尹正扮演的霸王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十年前的话剧版《戏台》已封神,电影版则巧妙地将舞台上的精妙设计搬上银幕,陈佩斯的蒙太奇手法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一代导演。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在战乱的年代,戏班进入京城,黄渤饰演的店伙计被军阀误认为名角,被强迫演出《霸王别姬》。真霸王尹正焦急万分,班主陈佩斯在枪口和戏台之间左右为难,而在这一连串的误会与冲突中,隐藏着令人心痛的真相。
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黄渤饰演的包子铺伙计,面对军阀的威胁,他依旧大胆“调侃”,与军阀亲切互动,活脱脱就是陈佩斯早年《主角与配角》的升级版。然而,笑着笑着,事情突然变得不对劲,黄渤被枪指着脑袋唱戏的场景,让银幕前的观众瞬间沉默。这一段戏仿佛提醒我们,尽管表面上是笑剧,但其中包含的深刻思考让人感触万千。
与此相比,大鹏的《长安的荔枝》则将职场生存指南与唐朝快递员的故事结合,姜文的《你行!你上!》更是把郎朗的成长史拍成热血音乐片。这两部影片都在7月18日提档上映,预售票房激增,而《戏台》的档期被调整到25号。
然而,陈佩斯的这一“让步”反而凸显了他的智慧:与其与年轻导演拼档期,不如等着那些在历史课上被“摧残”的中学生们放假,等待他们在空闲时走进电影院。虽然《南京照相馆》也强势提档,但陈佩斯的《戏台》显然拥有更多的故事深度和情感重量。
最终,不论是《戏台》、姜文的大作,还是大鹏的职场喜剧,我们都能感受到电影市场从来没有真正的输家。当不同类型的好作品精准对接观众的需求时,受益的始终是那群愿意为好电影买单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