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悬疑剧一直以来凭借紧张刺激的剧情、复杂烧脑的案件以及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吸引着大批观众。《暗潮缉凶》自开播以来,便因陈建斌、陈若轩等实力派演员的加盟,以及国营大厂背景下的悬疑命案设定,备受瞩目。然而,随着剧情推进至第 8 集,不少观众却隐隐感觉到,这部剧似乎有了烂尾的风险,尤其是真凶作案的一些情节,让人直呼 “降智”。
故事起始于朝气蓬勃的国营大厂旭日厂,一具断足女尸在废弃污水池中被意外发现,死者是厂职工子女沈小舟。外冷内热的刑警组长连海平(陈建斌饰)与冲动莽撞的年轻刑警石强锋(陈若轩饰)组成搭档,开启了这场宿命的缉凶之旅。前几集里,剧集凭借扎实的叙事、紧张的氛围营造以及演员们出色的演技,成功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连海平丰富的办案经验与石强锋的热血赤诚相互碰撞,二人在调查过程中逐渐磨合,让观众看到了一对有血有肉的刑警搭档形象。同时,剧集通过对国营厂背景的刻画,展现出时代变迁下的社会众生相,为案件增添了更多的厚重感与复杂因素。
可当剧情发展到第 8 集左右时,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在已呈现的案件线索中,真凶作案的一些手法和动机,显得极为不合理。从作案手法来看,凶手在处理尸体时,留下了诸多明显的破绽,这与前期营造出的高智商罪犯形象大相径庭。在如今刑侦技术日益发达的背景下,如此粗心大意的作案方式,很难让人相信凶手能够屡次逃脱警方的追捕。比如,尸体断足的切口处理粗糙,现场遗留的一些可疑物品,也没有被凶手妥善清理,这些细节仿佛在 “主动” 引导警方破案,完全不符合悬疑剧对凶手谨慎、缜密的常规设定。
而在动机方面,目前所揭示的真凶作案动机,也难以让观众信服。剧中为凶手赋予的动机过于简单和牵强,仅仅是为了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琐事,便犯下如此残忍的命案,并且持续作案。这种单薄的动机,无法支撑起整个案件的沉重性,也让观众难以理解凶手行为背后的深层逻辑。在优秀的刑侦悬疑剧中,凶手的动机往往是复杂且深刻的,可能涉及到人性的扭曲、长期的积怨或者重大的利益纠葛,而《暗潮缉凶》目前呈现出的动机,显然无法达到观众的期待。
另外,随着剧情推进,一些原本充满悬念的线索,在后续的展开中变得拖沓且混乱。原本紧凑的叙事节奏开始失控,支线剧情过多且有些毫无关联,分散了观众对主线案件的注意力。比如,在调查过程中,涉及到一些厂内职工的情感纠纷支线,这些情节与案件核心的关联性并不强,却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描述,导致剧情显得冗长且乏味,让观众逐渐失去耐心。
反观一些经典的刑侦悬疑剧,如《白夜追凶》,在剧情把控上就堪称典范。该剧从一开始便紧紧围绕灭门案展开,剧情环环相扣,每一个线索的出现都恰到好处,凶手的作案手法和动机随着剧情推进逐渐浮出水面,既合理又震撼人心。剧中主角关氏兄弟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不仅来自于案件本身的复杂,还有来自各方势力的干扰,这种多线交织的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剧情的紧张感,也让观众沉浸其中,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最终的谜底。而《暗潮缉凶》目前的剧情走向,显然与这类优秀作品相差甚远。
当然,目前《暗潮缉凶》尚未完结,或许后续剧情会有反转,能够圆上之前的种种漏洞。但就 8 集过后呈现出的状态而言,烂尾的风险着实不小。希望该剧的编剧和制作团队能够及时调整,在后续的剧情中,为观众呈现一个逻辑严密、情节精彩的结局,不要让这部原本颇具潜力的刑侦悬疑剧,真的陷入烂尾的尴尬境地,辜负了观众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