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暑期档剧圈的话题热闹非凡,大家纷纷围绕《扫毒风暴》等热门剧集的数据争论不休,焦点主要集中在热度值的高低和数据统计的公平性。这段时间我也忍不住参与讨论,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
有人会问:“《扫毒风暴》是扑街了吗?”或许是因为某些参考体系存在偏差,有些人只凭直观觉得平台热度没超过30000就显得毫无特点。不妨想想,古装偶像类的剧本身就拥有不少流量支撑,粉丝基础广厚,热度突破30000其实是常态;而《扫毒风暴》作为男性向剧集,没有大牌艺人加盟,能达到28000的热度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很多网友反映身边的长辈都在大屏幕上追剧,这也侧面反映了观众群体和观看习惯的不同,从而导致数据差异。此外,从点映的付费情况来看,《扫毒风暴》在会员粘性上也是表现相当亮眼的。
除了平台的官方数据榜单,观众通常还会参考一些第三方的数据榜单以此感知剧集热度,觉得这些数据更具权威性。然而,随着《扫毒风暴》的口碑与社交媒体热度逐步上升,最近不少网友发现剧集在云合的市场占有率数据竟然出现下滑。这或许是因为许多视频平台关闭了播放量的具体显示,观众和第三方数据榜单缺乏官方数据支撑,所以只能另辟蹊径获取播放数据,比如云合的数据是通过拟合播放情况来进行估算和预测,这也表明数据的缺失会影响到对剧集的评判标准。在各平台数据显示不一致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多方面对比,保持理性看待。
综上所述,《扫毒风暴》的热度体验和鹅的站内数据基本上还是相匹配的。在特定题材的限制下,实际播出水平已经达到了S级。因此作为一名观众,我只想说:真正的爆款,不怕挑战,大胆脱颖而出,更加耐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