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这位56岁的相声大师,过上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说实话,真让人忍不住羡慕!他每天生活得悠闲自在,喝着小酒,享受着自己收藏的珍品,住在一栋600平的大豪宅中,钱似乎从来都不是他生活的压力来源。对于他来说,财富不过是身外之物,既然拥有了,何不尽情享受?
提到于谦,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便是德云社,是他与郭德纲在台上那种默契十足、天衣无缝的搭档。作为相声界的金牌捧哏,他总能稳稳接住郭德纲抛出的包袱,让观众笑声不断。他曾自豪地说:“我们俩从来不彩排,老郭丢个提纲,我随便看一眼,立马就能接得上。”
他的从容不迫,似乎总是让人觉得他做什么事情都不急不躁,悠然自得。这种性格背后,是他从小就拥有的强大家庭支持。1969年,于谦出生在北京,家庭背景非同一般——他的父亲于庄敬曾是油田地质勘探的总经理,母亲翟阿姨则是石油炼厂的专家,工作中同样是赫赫有名的角色。而他的祖父更是在陕西蓝田县为人所熟知,博学多才,家中弥漫着浓厚的书香气息。
从小在这样的大户人家中成长,于谦的生活条件好到让人有些嫉妒。虽然父母常年忙于工作,常不在北京,但他与姥姥和五个姨在一起,得到了满满的宠爱。他们住在北京官园花鸟虫鱼市场附近,小小的于谦经常提着鸟笼、逗着蛐蛐,走街串巷,和邻里们聊得不亦乐乎。甚至有邻居为他编了顺口溜:“打鱼摸虾,耽误庄稼,提笼架鸟,不务正业。”但于谦并不在意,他依旧乐呵呵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这种随性、豁达的性格,或许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慢慢培养起来的。深厚的家庭背景为他铺设了通往梦想的宽阔道路,但他并未依赖这一切。他的底气让他敢于追逐自己热爱的事业——无论是相声、养动物,还是收藏文玩,家里人给了他无形的支持,也赋予了他自由与从容的心态。
今年6月,于谦实现了自己的追星梦想,带着郭德纲的经纪人王海一起,首先飞到西班牙马德里,参观了皇家马德里的伯纳乌球场,还大快朵颐,品尝了正宗的西班牙火腿,笑得合不拢嘴。随后他又去了荷兰海牙,与栾云平坐在海边喝啤酒,畅聊无边。而最让他兴奋的,莫过于慕尼黑的枪炮与玫瑰演唱会。他仿佛又变回了年轻时的模样,站在台下随着音乐节奏摇摆,甚至嗓子喊哑了都不舍得离开。演唱会的主办方还特意在他的房间里准备了满满一冰桶的啤酒,他乐得几乎停不下来。
他的旅行最后一站是罗马,那里德云社也进行了相声演出,他依旧是台上那个幽默风趣的于谦,成功地引发了观众们的阵阵笑声。回到国内后,于谦在直播间和粉丝分享这次旅程,眼睛闪烁着光彩:“人生就该去追自己喜欢的东西,痛痛快快地活一次才不枉此生。”
如今,56岁的他已经不再是德云社舞台上唯一的主力,后辈们逐渐接过了重担,而他和郭德纲也乐于让位,腾出更多时间去享受生活。近期,他推出了一档新节目《一茶两座》,在节目里他端着一壶茶,摆上两把椅子,和各路朋友谈天说地,聊人生、聊爱好,话题天南海北,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厚感悟。
他的家,600平的豪宅,他给它起了个接地气的名字——“于谦铺子”。院子里是一条红砖小路,旁边的花坛里种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草,阳光洒下,温暖而宜人。走进屋内,茶室里摆放着紫砂壶,架子上陈列着南红、绿松石、猫眼石等珍贵藏品,每一件物品都充满了他的用心和喜好。那只镀金箔的建盏金饭碗,虽然并非纯金,却也价值不菲。他自己笑着说:“这玩意儿,看着值钱,其实就是个乐趣。”
每当朋友上门,孟鹤堂总是对他的文玩手串赞不绝口,梁田则被那一屋子可爱的潮玩吸引得移不开步。他对文玩的热爱从小时候就开始了,而现在他的收藏则更显高级——崖柏、沉香、橄榄籽,每一件都值得一提。除此之外,他还养着上百匹马,院子里跑着两只德文哈基米猫,分别叫“牛奶”和“奶牛”,鱼缸里还有2300块的金龙鱼和虎鱼。他笑称家里是个“小型动物园”。与邓家佳聊到养猫的乐趣时,他提到牛奶撒娇的瞬间,眼中流露出满满的温情。
于谦的生活如此自在,与妻子白慧明的支持密不可分。两人于1998年相识,那时于谦的事业刚刚起步,忙得团团转,而白慧明只有19岁,还是个学生。初见时,于谦一见钟情,主动留了电话,没想到因为他太忙没有接到电话,误会成了“渣男”。好在他及时回拨,才消除了误会,最终两人走到了一起。1999年结婚时,于谦事业尚未稳定,家中有时还得依靠白慧明的工资来维持生活,但她从未抱怨,觉得那段简朴而温馨的二人世界弥足珍贵。
后来,他们有了儿子于思洋,家里变得更加热闹。而白慧明则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于谦能够专心在外拼事业。即使郭德纲的段子时常拿她开玩笑,她也从不在意,因为她知道这只是舞台上的表演需要。在《幸福三重奏》节目中,白慧明知性温柔的形象与她在段子里所塑造的“强悍”形象完全不同,展现了她与于谦的生活之美。
56岁的于谦早已实现了财富自由,但他从不追逐虚名。在家中,四口之家围坐,餐桌上摆满了八道家常菜,简单而丰盛。在节目《一茶两座》中,他也常常分享自己的心得:“干一行,得爱一行。喜欢了,才会拼尽全力做到最好。”这,或许正是他取得成功的秘诀——凭借对相声的热爱与坚持,成就了如今的自己。
他的人生,正如他所说:“该吃吃,该喝喝,遇事不忘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