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晚上,电视剧《深情眼》在湖南卫视、芒果TV等平台正式开播。这部剧由张予曦、毕雯珺等演员主演,故事发生在一个宁静的小镇,讲述了男女主角在姐弟恋关系中,一边相互依赖,一边化解彼此心结的成长故事。从目前播出的剧情来看,这部剧充斥着一些俗套元素,但也正是这些元素为观众提供了不少笑点和愉悦感。作为一部甜宠姐弟恋剧,《深情眼》无疑抓住了大众的兴趣,注定将迎来不小的收视成绩。不过,口碑可能会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又烂又爽”这类评价,几乎成了许多商业剧的代名词。烂剧并不意味着剧集不好看。相反,一些看似粗糙的作品,往往能精准戳中观众的笑点、甜点和爽点,让人忍不住追下去。《深情眼》恰好就是这种类型,虽然其剧情乍看之下有些落俗,但却凭借老套的情节引发了不少人的兴趣。
谈到《深情眼》之所以“烂”,主要体现在其剧情的套路上。这些套路又可以分为“大套路”和“小套路”。大套路方面,男女主角一边发展恋情,一边解开心结,几乎是当下许多网络小说中的标准模式。这种情节设定早已被各类创作所滥用,甚至在写作课程中也被视为常见且缺乏新意的结构。因此,《深情眼》一开始便让观众预见到剧情走向,完全不具备惊喜。此类套路早已被严肃影视及文学创作所摒弃。
至于小套路,剧中的情节更是频繁出现熟悉的桥段。比如,女主角家中安排相亲,她趁机跳窗逃跑,这一情节已是众多影视作品的常见设定。而这种设定通常也意味着,女主角逃跑后将与命中注定的“真爱”相遇。这类情节对于有经验的观众来说,早已司空见惯,缺乏新鲜感。此外,还有常见的夜总会场景,一名陌生男人追求女主,男主及时出面保护,最终迎来男主角的高光时刻——这也并不令人意外。这些反复上演的套路,虽然可能让部分剧迷感到厌烦,但也使得这类剧集成为一种轻松、无需动脑的娱乐方式。
的确,虽然这些套路可能会让一些观众流失,但也不难发现,这类剧集的“无脑”特性,反而给许多观众带来了一种轻松愉快的追剧体验。其实,很多观众追剧,往往并不需要新鲜感,他们更享受的是熟悉的氛围和情节的预见性。中老年观众也不必对年轻观众嗤之以鼻——我们自己追苦情剧时,也不正是在重复观看类似的套路剧吗?越是套路化的剧集,越容易让观众获得一种“智商优越感”,他们能够预判剧情走向,仿佛在完成一场自我挑战。
说到《深情眼》的“爽点”,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笑点丰富,第二个是“叫弟弟”的情节设定。笑点部分,相信无需赘述。女性轻喜剧往往通过塑造一个开朗活泼的女主角,轻松制造笑点,而《深情眼》中的幽默桥段不少,轻松愉快的气氛让人不禁莞尔。
至于“叫弟弟”的爽点,这值得更深入探讨。为何许多女性观众偏爱姐弟恋?如果这些观众在现实生活中要充当“大姐”,像照顾弟弟那样照顾自己的男朋友,她们可能并不乐意。然而,姐弟恋这种模式,正是因为在现实中并不常见,女性观众只能通过电视剧来短暂实现自己的“梦幻恋情”。毕竟,现实中,哪有那么理想的弟弟愿意倾心于自己的姐姐?因此,姐弟恋剧和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故事,满足了某些女性观众的理想化恋爱需求。
这类剧集,作为一种“造梦”作品,必然需要充满甜蜜宠溺的情节、心灵的治愈和救赎等要素。这正是《深情眼》所展现的情感核心:姐姐通过关怀与陪伴,帮助弟弟解开心结、治愈心灵创伤。这样的设定,巧妙地让女性观众产生共鸣,认为自己在关系中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年龄不是劣势,而是一种优势。
综上所述,《深情眼》便是为部分女性观众量身定制的“预制菜”。观众在轻松的剧情中找到了笑点和爽点,同时也享受到了一种“智商优越感”,预见到剧情的发展。这种类型的剧集,正是通过“烂”的外表,达到了“爽”的效果,呈现出了一种有趣的影视现象。(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