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烦恼,明星也不例外。有时候,即便是拥有耀眼光环的明星,也会遭遇能力不足、惹事不断的子女,最终不得不在年老时依然为了这些“二世祖”们操心,甚至在他们一时冲动时将自己也拖入困境。
杨少华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作为国民级影星的张国立,同样也在为儿子张默的事宜操劳。尽管他已年迈,却依然不得不为儿子的豪宅和豪车问题而担忧,时常怀疑自己是否能负担起这些奢侈生活。那么,张国立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何许多明星的家庭会走到如此困境?
张国立和张默之间的故事,必须从一份离婚协议书谈起。当时,张国立和原配罗秀春都是铁路文工团的演员,两人从小青梅竹马,最终顺理成章地结婚生子。原本的家庭生活也颇为幸福,但好景不长,文工团解散,张国立被调往四川人艺,事业的重心逐渐移向了外地。于是,他们变成了异地恋人,这样的分离自然消磨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后来,张国立在北京拍戏时邂逅了邓婕,感情天平也因此发生了倾斜。
而对于六岁的张默来说,这个变化无疑让他感到世界的裂缝在扩展。父母分离,父亲去北京追求自己的事业,而他则被留给了母亲。尽管抚养权判给了父亲,但实际上,张默的整个童年几乎看不到张国立的身影。这种缺失注定从一开始便埋下了裂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张国立在某种程度上也意识到自己对儿子的愧疚。也许正是这种愧疚促使他之后做出了许多过于宽容和放纵的决定。张默曾多次公开表示,父亲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弥补对罗秀春的亏欠。而作为两人的孩子,张默似乎并不像一个孝顺的儿子,更像是一个理直气壮的“索赔者”。
当张国立事业有成,成为家喻户晓的“皇阿玛”后,他决定把儿子接到身边,但当年的疏远和分离使得如今的感情早已难以修复。因此,张国立能为儿子提供的,似乎只有金钱和机会。他内心的愧疚最终变成了对张默毫无原则的溺爱,他试图弥补儿子缺失的父爱,却显然采取了错误的方式。过度的宠爱非但未能让张默走上正轨,反而成了他未来放纵行为的“通行证”。
凭借父亲的庇佑,张默顺利进入了中央戏剧学院,一脚踏入了父亲所处的演艺圈,接下来的道路也被铺设得顺风顺水。在张国立的全力推动下,张默接拍了不少电视剧,从《康熙微服私访记》起,几乎成了张国立作品里的常客。张国立自然以为,只要给儿子提供充足的资源和爱,他的人生就会一帆风顺,然而他忽略了一个事实:人生的道路最终需要张默自己走,而不可能永远依靠父亲的资源。
尽管圈内的机会已被为他铺就,但张默似乎从未学习过任何社会规则,甚至连最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都未能掌握。2003年,当时仍在大学就读的张默因怀疑女友背叛,竟在校园内对女友大打出手,导致对方受伤。此事一度成为舆论的焦点,大家纷纷指责张默仗着父亲的光环胡作非为。事后,张国立急忙出面为儿子“灭火”,连夜发布声明,表示痛斥儿子行为不当,要求媒体和公众“放过孩子”。学校也作出了快速反应,将张默开除。若是普通学生,这种行为无疑会毁掉他们的未来,但对张默来说,这件事似乎就这么过去了,因为他从未真正依靠过学历,而是凭借父亲的关系和资源。
风波过后,张国立继续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为儿子铺路,张默的演艺事业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加顺利。在父亲的庇护下,他甚至在电影《让子弹飞》中凭借一个配角赢得了不少好评,舆论一度认为他或许会因此“浪子回头”。然而,这段平静并未持续太久,张默的“本性”最终暴露无遗。
2012年,张默再次因吸毒被警方当场抓获,且情节相当严重。在中国,吸毒是无法容忍的罪行,无论明星还是普通人,一旦沾染毒品,几乎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张默的这次事件迅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而张国立也再次站出来为儿子辩解,语气比以往更加疲惫和无力。尽管他恳求公众给儿子一个机会,但这次的宽容却换来了更加悲惨的结局。
两年后,张默再次因毒品问题被捕,且情况比之前更加严重。此次,公众对张国立的同情已基本耗尽,法律也没有给予张默任何宽容,最终他被判刑六个月,彻底毁掉了作为“星二代”的光环以及作为演员的未来。出狱后的张默,选择了离开中国,前往泰国开始新生活。张国立或许是想让儿子换个环境,或许是希望他能在国外重新审视自己,但现实却是张默在泰国过得比谁都奢华:开着百万豪车,抽着名贵雪茄,住在豪华别墅,生活得无比张扬。无论如何,他的生活依旧纸醉金迷,放纵自如。
然而,这一切似乎并未改变张国立的生活状态。如今,年近七十的他依然在国内各大剧组和综艺节目中忙碌不停,拍戏、代言、参加节目,几乎全年无休。令人唏嘘的是,不知道他这份辛劳究竟是在维持自己的体面,还是为了远在泰国的儿子,准备下一张可以挥霍的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