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以法之名》这部剧的后劲儿相当强劲,至今余波未平,尤其是它所引发的“长尾效应”,依旧在持续发酵。对于我自己以及许多观众来说,剧集的大结局远离了“满意”二字。许多情节处理让人感到憋屈,特别是对于反派的惩罚,只是匆匆出现在字幕上,而从一开始便深陷黑暗中的乔振兴,连一个能为他平反的镜头都没有。看似雄心壮志的英雄,最终的命运却如此压抑,简直让人感到心酸。
更令人遗憾的是,剧中像万海的遇害,完全没有任何前兆,后续也没有明确交代王华山潜逃的缘由,许多谜团依旧没有解答。而谢鸿飞则选择了跳崖,这些未解的悬念,让大结局显得更加难以消化。今天,我们就结合剧情和结局,对几个重要的谜团进行分析,逐一揭开它们背后的真相。
首先,让我们从江远的结局谈起。许多观众都对江远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判决感到疑惑,认为这一判决过于沉重。实际上,问题的关键在于他被定义为“涉黑集团核心成员”。尽管从某些角度来看,江远并未直接指挥或深度参与陈胜龙、禹天成等人的犯罪行为,特别是杀害乔振兴、雷广发等事件,他的角色并不显得如此重要。但为何他最终却遭遇如此严重的量刑呢?这个谜团的答案,与万海之死密切相关。
仔细想想,当王华山去找陈胜龙、熊磊时,他的态度极为傲慢,甚至表示:“如果不是上面那位要保你,我才懒得管你们这些事!”王华山在接受天龙集团好处时,或许与谢鸿飞获得的利益相当,但犯下的罪行无论从规模还是性质来看,根本无法与孙飞等人相提并论。那么,为什么他还要冒险在监狱中谋杀万海呢?答案其实很简单:万海根本不是他所杀。万海的死,实际上是江远通过操控药物,秘密安排的。
回到剧中,洪亮和郑雅萍从垃圾回收站营救出万潮后,他们开始在监狱中见万海,准备为他翻案。万海计划撰写一份详尽的书面报告,但这时,王华山通过监控发现了异常,并及时通知了陈胜龙等人。此时,江旭东和江远父子与陈胜龙、禹天成等人一起行动,江旭东只打电话叫洪亮回来。而真正指使护士替换万海药物的,正是江远。最终,这也成为江远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关键原因。
接下来,大家一定好奇兰景茗为什么最终没有受到更重的惩罚。剧中,兰景茗的种种行为让不少观众都认为她是黑恶势力的“大保护伞”。她对万海案的态度,从一开始便显得不容忽视。她不仅坚持将万海案办成铁案,还多次施压洪亮,并极力阻挠指导组的工作,甚至试图通过江旭东去找严书记,要求解散指导组。此外,她还通过与李人骏等人关系的维系,进一步加深了她在这一事件中的责任感。
然而,最终的结局却让人意外。兰景茗虽然因干扰司法公正被免去原职并受到留党察看的处分,但并未遭遇更严厉的惩罚。这究竟为何?原来,兰景茗在整个事件中行事极为谨慎,特别是在“家宴”上,她与陈胜龙等人极力撇清关系,强调自己与黑恶势力无关,并且没有留下任何直接证据。而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是她通过“红色电话”主动向高层领导“自首”,将一些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但她仅仅承认了“工作失误”,而不是“包庇罪”。由于没有直接证据,她最终得到了相对较轻的处罚。
通过这些解析,我们不难看出,《以法之名》虽然在大结局中留下了很多未解的谜团,但每个细节的背后,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政治与人性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