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媒体《鲁中晨报》《映象新闻》《新闻》(具体来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的流畅性和可读性,部分细节进行了润色,请读者理性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文| 麦子
编辑| 麦子
“水木年华,你敢这么说郝蕾,我们观众都不敢听啊。”
7月19日,音乐类真人秀节目《让我来唱》迎来了最新一期的播出。然而,本该集中在参赛选手身上的关注,意外地全部转移到了郝蕾身上。这一次,郝蕾,平日里以“资深导师”形象出现在真人秀节目中的她,竟然被水木年华乐队当众批评“不专业”!
节目中,在选手陈果和香奈儿联手演绎的舞台表演《进行式》结束后,作为“推荐官”的郝蕾开始了点评。她继续挥舞着她惯用的“表演刀”,分析了两位选手在舞台上情感表达与表现力上的差异。随后,她提到“陈果的眼中只有香奈儿,而香奈儿的眼里却有全世界”这样的表述。郝蕾自信满满地表示,她的这一点评完全是使用了专业的表演术语。
然而,水木年华乐队的卢庚戌显然不认同。他当场直言不讳地批评郝蕾的评判不够专业。他认为,作为一个音乐类综艺,点评的重点应该集中在选手的唱功、音乐技巧和编曲等方面,而舞台表演应该作为辅助手段,不能成为评价的核心。卢庚戌的直接质疑让气氛一度紧张。
面对如此直白的挑战,郝蕾依旧坚决反驳,她反问道:“舞台表演难道不算是表演吗?”两人在节目中的激烈对话让人不禁联想到张学友曾说的那句:“有些导师自己都不懂行,却还好意思去评判别人。”
毕竟,水木年华乐队的成员全部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且已在乐坛沉浸了25年,甚至连李健曾是该乐队的一员。相较之下,虽然郝蕾早年也曾发布过一张音乐专辑,但没有太大反响,现如今,她更多的时间是在演艺圈深耕,与音乐领域的专业性显然有所距离。
郝蕾在音乐领域的能力也常常引发争议。她曾在节目《无限超越班》中对金莎提出“你是职业歌手,不要硬往演员领域挤”的建议,也曾坦言自己曾收到过音乐节目的邀请,却未曾答应。然而,如今她又在音乐节目中谈论表演艺术,令人感到有些扑朔迷离。
这种现象在娱乐圈似乎并不罕见,就连章子怡也未能幸免。在《中国最强音》节目中,曾多次获得冠军的那英曾公开表示:“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请她,她不可能培养出冠军,只能祝她好运。”这一言论似乎并非毫无依据。毕竟,章子怡在演艺圈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她在音乐领域的探索却远未取得突破。在节目中的表现也再次验证了那英的话:章子怡的点评往往避开了音准、节奏等音乐专业的核心要素,而更多聚焦在“眼神有故事”这样的主观评价上。
例如,在选手表演后,章子怡曾因为选手的节奏不稳而未做任何提及,反而称赞选手的“眼神有故事”。当一位选手因喉咙不适要求调整演唱顺序时,章子怡不仅大方递水,还认为喝点水并不会影响演唱,显得对音乐专业性略显漠视。此外,罗大佑曾对某位选手的演唱做出详细分析,章子怡却面露迷茫,只简单回应“要勇敢做自己”。
这类导师的缺乏专业素养和对选手的盲目支持,引发了观众的广泛质疑。她力挺的选手一鸣在罗大佑的批评面前,章子怡仍坚持认为“她已经很努力了”,并当场为此流泪。这种过于情绪化的表现,不禁让人怀疑她是否适合担任导师这一重要角色。
与章子怡不同的是,孟美岐的导师之路也饱受争议。尽管她在选秀节目《创造101》中成功出道,并且成为C位选手,但她的导师能力显然无法与经验丰富的前辈相提并论。在节目《天赐的声音》中,孟美岐以导师身份出现在专业的音乐舞台上,但她对前辈周传雄演唱时,竟然显得心不在焉,甚至一边吃零食一边听歌。面对这位拥有33年音乐经验的情歌教父,孟美岐缺乏应有的尊重与敬畏,让观众难以接受。
更让人震惊的是,在其他节目中,孟美岐曾在点评选手表演时,以自己并不熟悉的表演技巧指导学员,甚至亲自示范“绝望”的表情,却显得表演生硬,毫无真实感。网友对此纷纷表示,孟美岐的表演让人感到“绝望”,无疑令节目质量大打折扣。
类似的情况不仅仅局限于章子怡和孟美岐。马来西亚华裔歌手柯以敏作为“资深音乐人”出现在评委席上,却在实际表现中暴露了她缺乏导师素质的问题。在一次声乐训练营中,当学员请教她关于高音转音的技巧时,她给出的回答简直令人失望——“用气息顶上去”。当学员进一步追问,她竟然不耐烦地表示“这是天赋,教不会”。在其他场合,她甚至用侮辱性的词汇直接否定选手的演唱,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感,最终柯以敏不得不为此道歉。
导师这个角色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知名度和流量,而在于是否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责任心。希望更多真正懂行的导师能够引导这些年轻选手走得更远,而非仅仅依靠情感化的表现和片面的支持。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鲁中晨报、映象新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