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1941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年轻时,他曾远赴日本求学,学习电影制作,归国后便投身邵氏兄弟公司,担任电影监制。正值香港电影圈蓬勃发展的时期,他不仅亲手捧红了许多明星,还见证了香港电影的崛起与巅峰。
除了电影,蔡澜还涉足文学、美食以及电视主持等多个领域,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和金庸、倪匡、黄霑齐名。然而他自己并不喜欢这个称号,总说金庸才是“大师”,而自己与另外两位则是“小流氓”。
蔡澜一生洒脱,追求美食与娱乐,足迹遍及全球,广交朋友,享受人生。他的微博上,直率的回答风格让网友感到亲切。每个问题他都毫不回避,言辞直接,毫不拐弯。
方琼文比蔡澜大两岁,1939年出生,台湾人。早年,她在电影圈也担任监制,工作能力出众,事业独立,绝非依靠丈夫生活的女性。两人相识于邵氏公司,那个时候都专注于电影工作,渐渐建立起了联系。1970年代末,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但这并非源于浪漫冲动,而更多是受到家庭的压力。
婚后,两人没有孩子,蔡澜曾坦言,他不喜欢被管束,更不想管别人,觉得有孩子就意味着必须互相约束,显得麻烦。方琼文虽然心存遗憾,却并未强求,婚姻生活也就这样维持着。
蔡澜的风流韵事并不是秘密,他自己也曾公开在节目中透露,自己一年换一个女朋友,算下来已经有61个。这些并非空口白话,从年轻时起,他便广泛交际,旅行四方,工作中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感情的事自然也就多了。留学日本期间,他精通日语,曾引进日本演员拍摄电影,也曾带队去韩国整容,这些经历使得他结识了不少异性。香港娱乐圈本就风云变幻,他长得不差,且为人机灵,女朋友自然不少。
但他并非那种典型的“渣男”,他尊重他人,从不强迫别人。蔡澜曾反问别人:“人是给你拥有的吗?”这些话语透露出他的深刻思考,显示了他对人际关系的分寸感。
方琼文对蔡澜的这些风流历史心知肚明,她并不介意,也不盲目容忍。她有自己的事业,经济独立,不依赖丈夫。两人的婚姻关系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的模式,互不干涉,各自过各自的生活。蔡澜喜欢四处游玩,而方琼文则在家里安静地做她的事情。她的厨艺堪称一绝,各种食材在她手中都能变成美味佳肴,蔡澜常常因此心心念念。无论外面有多少风花雪月,回到家里,蔡澜总会想到妻子做的美食。
蔡澜自己也曾直言,方琼文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能做美食并且不管他。这种话听起来粗糙,但也非常真实,方琼文并不干涉蔡澜的生活,而是过得自在、独立。她做饭不看蔡澜的脸色,想做就做,不想做就算了。蔡澜偶尔心血来潮想吃什么,她并不马上顺从,等到他不再抱希望时,饭菜却神奇地端了出来。这样的举动有些像是在与蔡澜开玩笑,但也正体现了她的掌控力。蔡澜坦言,自己被她“拿捏”得死死的,但乐在其中。两人相处如同伙伴,彼此尊重,享有独立。
方琼文并不试图改变蔡澜的风流,而是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接受这一切。她自己有事业,不缺钱,也不缺安全感,婚姻对于她来说是加分项,而非必需品。她的独立与强势,正是蔡澜欣赏她的地方。他喜欢金庸小说中的何铁手——一个独立、随心所欲、需要时才出现的人物,方琼文恰好具备这些特质。
婚姻不以传统模式为准则,而是根据双方的节奏来过。蔡澜与方琼文的婚姻虽然没有孩子,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蔡澜曾写过一篇文章,表达他庆幸没有孩子,因为这样就不需要被“管束”。方琼文对此也表示认同,两人因此达成共识,过得自如。
晚年时,蔡澜的身体依然健康,甚至比其他三大才子还要强健。2023年3月,方琼文不幸在家中摔倒,病重去世,享年84岁。蔡澜在事发后跌倒生病,之后搬进了酒店套房,聘请了一个八人团队来照顾他,花费不吝。他曾表示,钱是用来花的,死后若剩下一块,那才是耻辱。这个团队不仅照料他的日常,还陪他聊天、旅行,确保他不至于寂寞。虽然蔡澜思念方琼文,但他努力告诫自己,心灵的痛苦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如果不去想,它便不存在。
方琼文去世后,蔡澜明显消瘦,精神也不如以往。但他依然坚持过自己的生活,继续写作,并偶尔出席节目。2025年3月,蔡澜的弟弟蔡萱去世,给了他又一次沉重的打击。不久后,蔡澜在医院安详去世,享年83岁。亲友们在他身边陪伴,他按遗愿没有举行葬礼,而是直接火化。
他一生潇洒自在,虽然没有儿女,但却没有遗憾,遗产也达到上亿,部分捐赠给了慈善。尽管他在生前已经挥霍一空,住酒店、每月花费高达50万,但他活得舒心、痛快。
当然,这种生活模式并非每个人都能效仿。蔡澜有钱有名,社交圈广,而方琼文同样有自己的事业和能力,两人都具备稳定的经济基础。若换作普通人,可能会面临许多困难。然而,婚姻的本质依然是两个人的共同生活,如何过得舒适自在才是最重要的。蔡澜曾说:“活着是问题,死亡是答案。”他活得自由,方琼文也一样,他们的人生,实实在在过得没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