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小陆川导演,每当与《南京!南京》有同样主题的电影上映时,似乎总要被影迷们拿出来游说一番。就在这次,《南京照相馆》一炮而红的时刻,连《南京!南京!》甚至老谋子执导的《金陵十三钗》都被人们拿来比较。
影迷们的评论虽然犀利,但其实并不无道理。这三部电影之间最大的不同,恰恰在于它们选取的叙事视角。不得不说,《南京!南京!》最大的失误在于在这场悲惨的民族历史悲剧中,居然偏向于采用了日本人的视角。影片中,角色角川正雄的悲剧戏份被过于突出,贯穿全剧,竟然将本应聚焦于中国人受难的角度,硬生生地变为了日本人的“受害”。影片的主题几乎转变为探讨一个日本人如何在战争中失去良知,这样的叙事手法其实在战后日本电影中屡见不鲜,比如《望乡》《野火》和《男人们的大和》等。
至于《金陵十三钗》,为了争取奥斯卡的青睐,导演选择了将视角聚焦在美国人身上。通过“国际救援者”的角度去描绘这场浩劫,结果却演变成了商业化的战争爱情巨制,甚至安排了女主与外国男性展开恋情,真是让人感到颇为局促。
相较之下,《南京照相馆》则避免了前两者的误区,选择回归于中国人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与勇气的故事。对日本人角色的刻画,则是强调战争如何使对方更加冷酷和伪善。毕竟在美国拍摄的众多二战影片中,除了《辛德勒的名单》和《刺杀希特勒》,那些拥有同情心的纳粹角色实在是屈指可数。在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苦难的影片中,让日本人展现善良之心,实在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