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释彦能不过是少林寺中的一名武僧。而今天,他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片酬过千万的动作巨星。倘若不是当年释永信的一通阻拦,或许我们早就认识这个深藏功与名的“少林传奇”了。
他,原名释行宇,曾是少林寺第32代弟子。而从辈分上来看,释彦能其实比释永信还要高上一辈。可是,谁能想到,在少林寺那一纸命令下,他被迫降了辈分,改了法号,甚至被迫称比自己小一辈的释永信为“师兄”,否则就无法出演电影中的少林寺角色。
这件荒唐事,曾在当年上演过。2000年代初,导演陈木胜筹备电影《新少林寺》,本打算由释彦能担任其中的主角之一。协议都已经敲定,原本一切准备就绪,结果某一天,释彦能突然接到通知:“少林寺不让你演了。”
理由简单得离谱——他是“行”字辈,而释永信是“永”字辈,按辈分,他该如何称呼住持?所以,要演这部电影,必须先把辈分“矮化”一些,甚至得将法号改为“延”字辈,从“行宇”变成“延能”,相当于从爷爷辈直接降到了孙子辈。
面对这一要求,释彦能虽然心生不满,却最终选择了屈服:“为了这个机会,我咽下去也得拍。”他知道,那部电影正是他展示真功夫的机会。
其实,释彦能的武术之路并不顺利。他12岁进少林寺,但刚开始的时候,根本没有人愿意收他。他只能在山下武校蹭吃蹭住,后来托关系才勉强混进了少林寺。刚进寺时,他连学功夫的机会都没有,整天做杂活,刷锅、挑水、干脏活。寒冬时,他穿着夏衣,冷得忍不住跑圈取暖;夏天再热,他也要坚持在烈日下练马步。
尽管如此,释彦能并没有放弃,反而通过艰苦的训练,一点一滴地磨炼自己的意志与身体。如此的艰难时光,甚至一度连生活费都不到30块钱,靠喝凉水度日。但这些苦日子,也让他成为了如今的硬汉。
电影《功夫》让他走入了大众视野。周星驰选角时,试镜了上百位演员,最后决定让释彦能出演“苦力强”一角。剧中,释彦能以大量真打场面赢得了观众的喝彩。为了真实效果,他几乎每一拳每一腿都从不收力,甚至拍到三名配角直接进医院,周星驰也因此被打飞了。面对周星驰的劝告,他不以为然:“动作演员不真打,还叫什么功夫片?”
拍完《功夫》,释彦能的演艺道路并不平坦,签过公司,也被雪藏过,几年里一直在跑龙套,眼看着身边的同龄人逐渐崭露头角,而他却在原地等待机会。尽管内心焦急,但他依然坚持练功,坚守自己的信念。
《导火线》中的打戏更是让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与甄子丹一对一对打,他被踢到耳膜穿孔,脸肿得厉害,但他却说:“值。”对于他而言,功夫电影最重要的就是实打实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现武术的精髓。
现在,释彦能身价过亿,住进了香港千万豪宅,拍一部戏的片酬已是过去几年的总和。但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名字,始终没有回去“算账”或重返少林寺。对于曾经“被逼改名”的经历,释彦能只有一句话:“他不代表少林寺。”
他所说的“真正的少林”,指的是他在练功时流下的汗水,是在那些艰难岁月里磨练出来的坚韧不拔。无论当初被赶走,还是被迫降辈分,释彦能从未否认自己是少林人。因为,他相信,真正的功夫不是嘴上说的,而是靠一辈子的修炼与坚持。
如今,释永信的风波让一些人以为这代表了“少林寺的真面目”,但释彦能却从未借此事炒作过自己。他始终坚持练功,坚持拍打戏,坚持传承武术。他常说:“你热爱,就去做,什么时候都不晚。”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要做到这一点,背后需要忍受多少不甘,走过多少曲折,扛住多少冷眼,非亲历者难以体会。
今天的释彦能,不仅是动作演员,也是成功人士,还是一位真正能够传承武术精神的武僧。无论是静如处子,动若脱兔,谁才是真正的“少林传人”?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独特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