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里的故事常常充斥着荒诞与不合理。那些人物塑造,偶尔让人恍若置身幻境,似乎在追逐一场不曾有过的梦幻。正如《暗潮缉凶》的大结局,一切真相豁然开朗,李达达原来是那个让人毛骨悚然的系列杀人犯,李龙和才是害死沈小舟的真正幕后推手,而扈向泽竟然成了那个代为实施的执行者。是的,那个剧集的收尾,真相的揭示,让人不禁质疑这是否是某个编剧从不经意间写出来的荒诞剧本。
一部作品,若剧情可以让人气愤得想扔掉遥控器,若反派的人物设计不知所云,甚至让人怀疑这剧本是否有人在脑海中掺了些不明药物,那么它便毫无疑问是低级的。反派们的行为,如同一块块拼凑起来的稀碎瓦片,每一块都充满了漏洞,哪怕只是稍作推敲,便能看出这所谓的“深度”不过是空洞的噱头。
李达达,这个脚踝恋物的变态杀人犯,似乎在他心里,伤害与杀戮是他的快感所在。然而,理智告诉我们,一个痴迷脚踝的人,不应该仅仅为了满足欲望便去夺取生命。这种动机,匪夷所思。他家境优渥,若真有对脚踝的执念,不妨选择养上几个身姿曼妙的姑娘,何苦非得置人于死地,亲手剁下她们的脚?更令人费解的是,若他真如传言所说,迷恋着那些脚模,既然不缺女人,何苦又要如此冒险?若是为了满足欲望,这种悖论更是让人无从理解。
而那所谓的李龙和,他身为一位房地产巨头,手握金钱与资源,如何能够如此软弱,面对沈小舟这等不值一提的大学生,却仿佛失去了所有理智与锋芒。沈小舟揭露金海一号项目的污染问题,顶多只能沦为一场无意义的争吵,毕竟李龙和手中的人脉与权力,可以轻松压下任何危机。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李龙和竟然逼迫扈向泽为自己处理掉这个小麻烦,这显得他更像是街头混混,而不是一位冷静的商界大佬。用那句简单的粗俗话来说,“tmd,给老子砍死他!”可见此人并非睿智,也非深思熟虑的商业奇才,倒像是一个只会低级反应的草莽之人。
至于扈向泽,他同样是一个让人不解的角色。他明知自己在金海一号项目中的环保评估作假,知道这事若被曝光,自己至少得坐上几年牢。但他竟然心甘情愿地为李龙和冒险行事,杀人泄愤。这不禁让人愤慨,若他手中没有李龙和的把柄,李龙和又怎么可能愿意为此背负责任?即便他真的想替李龙和遮掩一切,他完全可以选择袖手旁观,甚至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可他为何要愚蠢到为这场无谓的事务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是的,这份盲目与冲动,似乎只能让我们看见一个失去理智的人,而非一个能够为自己谋取长远利益的精明商人。
所以,回到这部剧的核心,反派们的角色塑造无疑是失败的。无论是李达达的怪异欲望,李龙和的草率决定,还是扈向泽的盲目忠诚,皆显得牵强附会。编剧的意图,似乎是为了构建一场复杂的悬疑,但却忽略了逻辑的基本法则。这些荒诞的情节和人设,甚至让人开始怀疑,这些反派是否真是人物,抑或仅是编剧笔下的玩偶。
然而,尽管如此,《暗潮缉凶》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在任何复杂的情节背后,都应有一个清晰的逻辑作为支撑。对于我们每一个生活中的人来说,行为的动机、决策的后果,乃至我们的选择,都应当有理有据,切莫因一时冲动,迷失自己。
或许,在我们的人生中,也能从这些错乱的反派身上汲取一些警醒。愿每一个人都能在风雨中坚持理智,不为一时之快误了大局,也愿我们能以更加清晰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每一场困境,克服挑战,迈向更为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