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浙江省电视剧产业在政策支持、创作创新与产业协同的推动下,电视剧创作呈现井喷式发展,从主旋律大剧到历史正剧,从都市情感剧到古装悬疑剧,浙产剧以多元化的题材布局、精良的制作水准和深刻的文化表达,呈现出“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
浙产剧凭借深刻的时代洞察、多元的题材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不仅在国内市场屡创佳绩,更成为传播浙江文化、助力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
近日,在“智见未来·艺鉴时代:2025中国视协理论评论专业委员会电视艺术评论周”之第五单元“评介共振·品牌破圈——文艺评论与浙产剧发展的多维赋能”研讨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滕勇以《浙产剧2024年-2025年上半年播出情况分析报告》为题,结合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的最新统计数据,分享了浙产剧最新播出与收视情况。
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是由中宣部指导、广电总局部署建设、国家统计局唯一批准的以大数据方式开展传播效果统计的权威评价平台。在推动收视大数据赋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CVB通过精细化的数据分析,持续跟踪各类视听作品的创作趋势和传播亮点,助力优秀作品广泛传播。
(一)
2024年以来,浙江省作为电视剧创作生产重镇表现突出,主旋律与类型剧双轮驱动,多部作品斩获国家级奖项。其中,《县委大院》《我们这十年》《狂飙》《天下长河》等4部浙产优秀电视剧,获第34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创历史最佳成绩;编剧王小枪凭《县委大院》获第34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入选作品中,《县委大院》《大山的女儿》两部浙产剧入选,彰显了浙产剧在主流价值传递上的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浙产类型剧持续寻求创新突破,在都市、古装、军旅等类型剧题材实现艺术升维。包括《小巷人家》《180天重启计划》《我的后半生》《藏海传》《黄雀》等聚集脱颖而出。
对此,滕勇介绍说,2024年以来,全国卫视频道新播剧集154部,其中有26部为浙产电视剧,占全部首播剧的16.9%。
其中,从内容来看,浙产剧创作题材丰富多样,涉及当代都市、近代革命、古代传奇,以及军旅、公安等多种类型;
从首播平台来看,26部浙产剧首播频道覆盖总台CCTV-1、CCTV-8,以及浙江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安徽卫视等多个省级卫视频道,其中在央视黄金时段首播的剧集有13部,占比50%;
从网络端播出来看,覆盖了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等各大网络视听平台,显示出浙产剧的播出影响力。
(二)
应当讲,近年来浙产剧进入创作丰盛期,离不开系统性政策设计,长期以来对影视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为精品创作提供了肥沃土壤。
近年来,浙江先后出台了《浙江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大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体系化支持精品剧创作,涵盖项目立项、资金扶持、税收减免、基地支持、人才引进、海外发行等关键环节,为优质内容生产提供全流程支撑。
另外,浙江省设立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对个体电视剧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助,并覆盖剧本开发、拍摄制作、宣传推广全流程;2024年推出的“之江潮”文化奖,对获国家级奖项的剧集额外提供最高500万元奖励,进一步激发创作活力……
滕勇表示,一系列政策扶持,为电视剧创作生产提供了良好环境。其中,在现实题材剧集创作方面,勾勒普通人昂扬向上生活面貌的《小巷人家》,完美复刻了80年代江南市井生活,位列2024年度地方卫视黄金时段首播剧收视率第七,截至目前,微博话题阅读量超40亿,收获超高人气;聚焦母女关系和女性成长的《180天重启计划》,播出后带动湖南卫视黄金时段都市题材剧平均到达率上涨20.2%;《我的后半生》在CCTV8首播期间每集平均收视率2.140%,累计收视触达规模5.1户次,收获广泛关注。
在古装传奇剧方面,2024年以来,7部浙产古代传奇剧上星播出。收获超高人气的《藏海传》在CCTV-8首播收视率1.469%,收视份额6.228%,位列今年以来古装剧第一,该剧首播期间收视一路上扬,剧集后半程收视率较前半程上涨14.6%,其中大结局集收视率较第一集上涨25.4%。此外,《灼灼风流》《度华年》微博话题阅读量均超20亿,《长乐曲》《掌心》微博阅读量超8亿,收获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
在垂类剧集创作方面,刑侦题材剧《黄雀》以独特的反扒故事为切口,在CCTV-8首播收视率1.622%,累计收视2.7亿户次,位列播出当月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率第五;军旅剧《海天雄鹰》《侦察英雄》同样收获优异收视,分别进入2024年度央视和省级卫视电视剧收视率前五。
此外,2024年以来,还有《飞扬的青春》《赵小姐的日记》等8部微短剧作品陆续登陆电视大屏播出。其中,《别打扰我种田》等作品还入选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剧目,在湖南卫视“大芒剧场”播出时进入同时段地方卫视节目中排名前四。
(三)
严格来讲,坚实的产业基础成为浙江精品剧持续涌现的关键支撑。浙江省依托杭州、宁波等地市影视制作群,充分利用横店、象山影视城等影视基地,建立了包括专业拍片、制片、后期制作、衍生服务在内的综合运营体系,构建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滕勇认为,浙产剧除了在江横店以及象山影视基地拍摄以外,还在浙江丽水缙云仙都等著名景区取景,让独具东方韵味的山川竹林、江南水乡、亭台楼阁走进观众视野。在传播上,则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实现了多渠道、广覆盖的传播,扩大了影响力。“我们欣喜地看到,伴随‘浙江制造’电视剧的热播,影视带来的文化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例如,《小巷人家》故事背景虽为苏州,但剧中90%以上取景是在浙江宁波,电视剧播出后,海曙秀水街、江北慈城、镇海‘沿江酒家’等剧中场景也随之走红,为宁波的历史文化街区带来一大批前来“打卡”的游客。”
再如,横店影视基地除了作为拍摄基地,本身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打造别具一格的体验游、探班游,让影视和文旅深度融合,互相增益。
2024年以来,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文旅联动,浙产剧正以“百花齐放”的姿态书写着中国电视剧的浙江篇章,这不仅是文化产业的成功,更是浙江“八八战略”在文艺领域的生动实践。相信浙产剧将进一步在全国影视版图中彰显“浙江力量”,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提供“浙江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