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导演杨阳的交谈中,毒眸感受到了她身上独特的温柔与细腻。她的眼神,总是能不自觉地与在场每一个人交汇;她讲述剧中情节时,仿佛在向每一个细节注入生命,让人感受到那种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情感。她的语气轻柔,话语缓慢,像极了春风拂过河面,波光粼粼,难以捉摸。然而,别看她在言语上如此柔和,那份在工作中的进取心和勇于突破的气质,却又让人惊讶。这种强烈的反差,让她的工作态度愈发显得有力而深刻。
若翻开杨阳的创作履历,她的作品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类型:从历史剧《天地民心》到职场剧《心术》,从奇幻剧《将夜》到古装剧《梦华录》,无一不是精雕细琢,尽显她的才情与才智。在面对挑战时,杨阳似乎总能从中找到无穷的乐趣与动力,甚至连修仙题材的《凡人修仙传》也未能逃过她的掌控。就像一位巧手的工匠,她总能在每一个作品里找到突破自我的途径。
记得五年前,编剧兼制片人王裕仁将小说《凡人修仙传》推荐给了杨阳,当她听到那“凡人”二字时,便被深深吸引了。“凡人修仙?怎么可能是凡人修仙呢?”她心中泛起疑问。拍完《将夜》后,杨阳立刻将自己投身于这部作品的前期开发工作。从剧本的架构设计到艺术的构思,她亲力亲为,事无巨细,认真打磨每一处细节。而与此同时,王裕仁正在筹备动画版的《凡人修仙传》,而如今,动画版已经完成到了第七季,而剧版才刚刚播出。
这五年的磨砺,杨阳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剧本的删繁就简、特效的精益求精,似乎都成了她工作中的家常便饭。然而,在她看来,最重要的,还是如何为《凡人修仙传》找到一个根基深厚的艺术理念,这样才能让仙侠剧焕发出全新的美学与哲思。经过半年的思索与琢磨,她最终找到了这部作品的“秘诀”——“返璞归真,大道至简,浑然天成”。这句话成了剧组每个人心中的座右铭,也是所有细节背后的深刻意涵。每当我们聊到剧中的一处情节,杨阳总能把一切归结为这十二个字。
从《凡人修仙传》的开篇神手谷开始,杨阳便被深深打动。“看完这一段,我就决定了,这部剧我一定要拍。”她说道。在她眼里,神手谷不仅是韩立修仙的起点,更是他性格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她带领剧组用心打磨前五集剧本,反复推敲,甚至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力求在开篇便为观众呈现出一幅极具冲击力的画面。剧中的韩立与墨大夫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既有师徒之情,又有恩怨交织,最终的“决裂”充满了悲凉与无奈。杨阳通过镜头语言,成功地展现了两人关系的微妙变化。
对她而言,这部剧不仅仅是韩立个人成长的故事,也是观众走进这个浩瀚修仙世界的过程。“我突然顿悟,《凡人修仙传》其实是一部公路片。”杨阳笑道。每一站,每一处新的风景,都是韩立人生的一次跨越。而这些跨越,也引领着观众与韩立一起走向更深层次的成长与理解。
对于杨阳来说,修仙的世界并非远离人类社会,而是更深刻地反映了人性。剧中的每一个人物,无论是凡人还是修仙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欲望”“贪婪”“痴念”与“良善”。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韩立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在她看来,《凡人修仙传》不仅仅是一部仙侠剧,它更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了人性中的光辉与阴暗。
杨阳深知,创作的过程中,最忌讳的是给作品贴上标签。她曾多次强调:“创作者不能带着迎合的心态去做作品。如果我一开始就想着‘这是男频,我得讨好男观众’,或者‘这是女频,我得取悦女观众’,那我就偏离了创作的初衷。”正如她所说,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最终会吸引所有观众的眼球,无关性别,只有作品本身的质量才能决定一切。
《凡人修仙传》的制作历时五年,每一处细节的雕琢,都离不开制作团队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制作过程中,平台给予了极大的信任与支持。正如杨阳所言,“信任是最重要的支持。”在如此困难的时代,能够保持对创作的执着与热爱,是最难能可贵的。优酷的支持让创作者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将最好的作品呈现给观众。
最终,《凡人修仙传》的成功,不仅是对杨阳团队五年心血的回报,也为仙侠剧打开了新的大门。在这场关于坚守与突破的修行之路上,杨阳用她的执着与智慧,赋予了这部作品独特的生命力,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修仙世界。
愿每一个追梦的人都能像韩立一样,不断超越自我,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