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露思的爆料一石激起千层浪,彻底揭开了娱乐圈的黑幕。她通过一篇直接点名经纪公司的长文和一次直播,揭露了行业的潜规则,令公众见识到了这个光鲜外表背后的残酷现实。
她提到,曾因为拒绝参加饭局,导致角色被临时换掉;她发烧时,公司竟不让她去医院,而是安排“大师”来做法驱邪。她还表示,网络上那些称赞她“努力”“敬业”的评论,实际上许多都是购买的,完全是公司为了塑造形象所操控的结果。最终,她坦言:“我已经不想再忍了。”
在直播中,她的语气平静,但话语却如重磅炸弹,将行业中那些“圈内人都懂”的潜规则公之于众。她的直言不讳,无疑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而娱乐圈里的许多“圈内人”,早已学会了默默无闻,闭口不谈。那些曾因拒绝而遭遇打压,或早已被抹去名字,消失在聚光灯之外。
再回顾戚薇的经历,曾有一次拍摄《回马枪》期间,她拼命练习武打,导致手臂淤青。电影快要杀青时,副导演叫她去酒店“对接宣传方案”。到了那里,却见到了一个陌生男人,副导演轻描淡写地说,“如果能陪我们一起去玩几天,后续宣传会优先考虑你。”戚薇当场冷脸拒绝了。然而,电影上映后,她的戏份被硬生生地剪掉了一半,宣传海报上也没有她的身影,名字甚至被排到了第五位。这件事戚薇曾在综艺节目中提及,虽然说得比较委婉,但可以看出她的坚决,能够在那种情况下拒绝,这背后所付出的代价和勇气,是任何人无法忽视的。
再往前追溯,张钰的故事也值得一提。2003年,她录制了大量磁带,记录下自己多年来参与过的每一项工作,并标注了涉及的人物、地点、事件。当她将这些证据公之于众时,有一段电话录音特别引人注目,其中一位大导演说:“你那点事,谁没做过?别真以为能闹出点名堂。”面对这种压力,张钰仍然坚信,“你们当时承诺会给我机会,但事实并非如此。”最终,张钰败诉,原因是“证据不足”。随后,几位一线导演联合声明,称她“精神不稳定”,并在行业中发起“永不录用倡议”,使她彻底退出了娱乐圈。
杨幂也曾提到过类似的经历。那时她还不红,剧组给了她一个角色。某天晚上,导演突然发短信说要“单独讨论剧本”,地点定在了酒店房间。杨幂没回消息,第二天她去剧组时,角色已经被换掉。事后她在采访中提到:“你懂那是什么意思,我没去,就是不够敬业。”这些话虽然当时没有引起太多人关注,但在圈内人听来,一切都已经不言而喻。
薛之谦也有类似的遭遇。刚出道那几年,他总是演一些配角。某次进入一个剧组后,制片人的老婆看中了他,常常约他喝咖啡、送礼物,直到某天晚上,老板娘直接约他到房间,言语中暗示了一些不正当的内容。薛之谦不为所动,立刻起身离开。然而,这一举动让他在剧组中的角色被换,五年内没有一个主流项目敢用他。后来,他在一次歌友会中提起此事,随即又转移了话题。
这些事情表面看似是娱乐圈的八卦新闻,但实质上,却真实反映了这个行业的生态。一个演员是否能成名,不仅仅取决于才华,更多的是他是否懂得潜规则。
赵露思的爆料并不令人惊讶,因为这类事情在圈内并不新鲜。投资人选择演员时,往往看的是外貌而非演技;导演选剧本时,场地常常定在深夜的酒店房间;艺人如果拒绝参加饭局或陪伴吃喝玩乐,便可能面临换角、删戏或雪藏的命运。而签合同时,很多新人因为经济压力,无法请得起律师,剧本是否能拍成,几乎决定了他们能否还清学费、房租及之前的违约金。
许多演员都无法拒绝饭局,也不敢回绝不合理的要求。即便心里不舒服,他们也只能在台本上“特殊说明”之后,勉为其难地说“我试试”。赵露思今天站出来,显然并不是出于清高。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刚出道的小演员,或是依赖公司供养的训练生。她有了话语权,拥有了热搜流量,最重要的是,她已经决定不再通过“装懂规则”来保持自己的安全。
在她发文之后,团队有人离职,直播也曾一度被下架。然而,赵露思丝毫没有退缩,隔天便再开直播,详细阐述了更多内容。
这些曾被掩盖的故事,虽然许多人听过、见过,却从未真正相信过。因为它们每次一被说出来,总是会被迅速压下。有人说她们是为了炒作、为名为利,但真正能够炒作成功的,从来不是这些人。那些质疑她情绪失控的人,或许没有意识到,敢于说出真相,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巨大的勇气。在这个总是劝人“识时务”的圈子里,敢于说出真话,才是最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