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孙艺珍产后复出,脸部状态被批评“垮了”,背后反映的却是每个职场妈妈都害怕的现实。她的法令纹话题在热搜榜上挂了三天,但讨论焦点完全偏离了,成了“女明星生娃后贬值”的示范现场。明明她迅速回归并宣布了三部新作,按理说这是事业的全新起步,结果大家却只关注她眼角的皱纹。这哪是单纯讨论演员的状态,而是社会对中年女性的严苛审判。
细心观察孙艺珍在拍摄花絮中的身影,凌晨四点仍在核对育儿记录,亲自上阵拍动作戏摔得满腿淤青。剧组工作人员透露,她每晚哄睡完孩子,转身就能背三页台词。这些背后的细节,热搜上完全不见踪影。全网热议的,只有那张被恶意锐化的近距离面部照。更讽刺的是,某医美APP当天就推出了“孙艺珍同款抗衰套餐”,商家对女性外貌的无情炒作已愈发娴熟。事实上,韩国影视圈中年女演员的断层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去年,三大台黄金档剧集中,35岁以上的女性角色占比不到12%,其中七成还是恶毒婆婆或苦情原配。孙艺珍敢接下“14岁孩子的母亲”这个角色,本质上是在填补市场的空白,却因此成为了攻击的靶子。
将全度妍的产后复出做对比,颇有意味。全度妍三年后才接拍新戏,演的还是神秘寡妇。制作方当时要求她恢复到孕前体重,光试妆就试了八次。而现在,孙艺珍顶着法令纹直接复工,这种选择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行业的畸形进步——至少投资方开始愿意为真实的母亲形象买单了。在生育率跌破0.7的韩国社会,电视剧里却依旧无法展现正常的中年母亲生活,这才是最可笑的地方。首尔大学去年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36%职场女性在隐瞒生育计划以争取升职机会,在娱乐圈这个比例可能高达80%。孙艺珍团队敢将哺乳时间写进通告单,某种程度上是在重塑行业规则。
朋友圈里有一句话特别火,“皱纹是账单,也是勋章”,看完不禁自嘲。品牌方为孙艺珍代言的婴儿奶粉提价了20%,广告语称“妈妈的选择不会错”,现实中,普通妈妈请个半天假带孩子看病,还得看上司脸色。明星和普通职场人的困境看似不同,实际上都在面对同一场容貌与能力的极限测试。首尔圣玛丽医院的产后康复科数据显示,2023年选择产后立刻复工的妈妈中,87%出现了荷尔蒙失调,比疫情前增加了35%。医生警告这种“闪电复工”模式正在造成健康隐患,但没人在乎——毕竟热搜只关心谁的脸先崩。
孙艺珍的手机里有一个时刻在线的育儿师团队,而大多数职场妈妈连这种奢侈的帮助都没有。与其责怪她个人选择,不如想想为什么企业停车场里没有哺乳室?为什么项目报告非得在凌晨两点提交?只有当剧组把暖奶器列为标准设备,育儿假正式写入演员合同条款时,才有可能开始讨论女性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现在对几条皱纹大肆渲染,无非是转移话题而已。
说孙艺珍“脸垮”的人,恐怕没有见过真实的高中生家长。如今四十多岁的妈妈,保养得好的多的是。剧组能保留她的法令纹,反倒是更符合现实,毕竟谁家14岁孩子的妈妈还能满脸胶原蛋白?看到孙艺珍代言费翻倍,也许是一种安慰,至少证明市场开始认可妈妈身份的商业价值。什么时候,这种认可能够转化到普通职场,哺乳期女性也能不再躲厕所挤奶呢?
如果全度妍当年顶着水肿的脸复工,制作方可能连剪辑师的头发都要拔光。现在观众能接受带皱纹的母亲角色,算不算一种另类的进步?那些说孙艺珍资源好的人,别忘了二十年前她也曾经历过剧烈的竞争。现在四十多岁还能接到女主戏,靠的可不只是资源,而是她扎实的演技和不懈的努力。
最讽刺的,是那些批评孙艺珍脸垮的人,转头又在吐槽国产剧的磨皮滤镜。难道女演员非得是冻龄女神与沧桑母亲二选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