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电视剧《华山论剑之南帝北丐》在腾讯视频一口气上线了8集。我这次又忍不住一下子追完了,超级会员的特权就是这么任性!看完《南帝北丐》,最让我感兴趣的,莫过于剧中的“降龙十八掌”设定了。我认为,这个设定才是整个剧的核心所在。因为其中深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而金庸的武侠世界正是通过江湖与武侠,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先来说说《南帝北丐》的主线剧情。剧中的青年洪七公与青年段智兴,因缘巧合地被“身份互换”,一个要捍卫南疆的和平,一个则要重振丐帮的秩序。南帝与北丐本是金庸笔下的好朋友,这个设定本身就充满趣味:高高在上的帝王和乞讨为生的丐帮帮主,居然可以平起平坐,这种设定带有明显的现代思维。这种现代感,《南帝北丐》继承得相当好。
不过,除了主线剧情之外,剧中最吸引我的是“降龙十八掌”的设定,真心觉得它才是《南帝北丐》的精华。剧中,降龙十八掌传到乔峰那里后便断了继承,丐帮里虽然每年举办比武大会,选手们的武艺有高低,却始终没有人能够学成降龙十八掌,甚至连第一招都难以修炼成功。眼看着这一武林绝学就要失传,乔峰无奈之下将这门绝技传给了好兄弟虚竹,希望他能把它传给丐帮的弟子。然而,随着虚竹年岁已高,丐帮似乎再也找不出能继承这门绝学的人。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南帝北丐》在剧情中其实藏有深意。原来,丐帮早已腐化堕落,已不再是昔日乔峰时代的丐帮。尽管每年比武,但比武的资格却由少数丐帮长老掌控。这些长老们总是推举自己人参赛,而所谓的“自己人”,不过是些虚有其表,毫无真正武林大义的花拳绣腿之辈。如此一群酒囊饭袋,怎么能学得成降龙十八掌的精髓呢?
那么,洪七公为何能够与众不同,继承并学会降龙十八掌呢?这正是金庸武侠的精髓所在——只有真正拥有高德行的人,才配得上继承这门武林绝学。金庸的武侠作品,看似讲述武林绝学,实则是在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两者相辅相成。洪七公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秉持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南帝北丐》的开篇便巧妙铺垫了这一点。
洪七公之所以想参加丐帮比武大会,并非为了成为帮主,而是希望通过学会降龙十八掌,重振丐帮,改变丐帮内部的腐化秩序,尤其是贫苦人压榨贫苦人的现象。在剧中,丐帮的小叫花子们本就生活贫困,却还得上交大部分收入给帮中。正是这种内部剥削,才让丐帮无法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当所有人都在这个腐朽的体系中苟且偷生,丐帮怎么可能选拔出真正的英雄?
《南帝北丐》中的洪七公成长历程,实质上就是仁义礼智信的成长历程。尤其是青年洪七公与小和尚之间的故事,实在是整部剧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当大家都以为那个小和尚只是个普通小和尚时,实际上,他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智慧与力量,这种“老少交换”的思想在中国哲学与武侠世界中皆可自由切换。
虚竹将降龙十八掌传授给洪七公,正是遵照乔峰的遗愿——将这门武学传给一个真正拥有仁义礼智信的人。而洪七公在剧中的“水下沉石”一幕,体现了他最终选择牺牲自己来救小和尚。这一牺牲不仅成就了洪七公的武学突破,也传达了一种武侠作品的理想:为他人付出,才是成就自己最大的时刻。
年轻时,读金庸、看金庸剧,我们常常梦想能练成降龙十八掌。等到年长后,再回看《南帝北丐》,你会发现,原来我们这一生所秉持的仁义礼智信,正是我们自己的降龙十八掌。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