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戏台》突破了3亿票房的成绩,成功背后的原因不止一个,而黄渤作为片中的核心笑点和看点担当,毫无疑问地在其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黄渤所饰演的“大嗓儿”角色,贯穿全剧,不仅有平民、票友、假霸王等多重身份,还因其复杂性和多面性成为《戏台》中最具挑战的角色。这个角色的复杂度,其他演员很难胜任,但黄渤凭借着与“大嗓儿”相似的成长经历以及多年的喜剧积累,成功地将这个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他不仅让观众捧腹大笑,还精准地表现出了平民阶层的生存智慧,引起了大家的深切共鸣。
正如陈佩斯所言:“黄渤无疑是饰演大嗓儿的最佳人选。”
一出场,黄渤饰演的大嗓儿便带着那种既让人捧腹又有点尴尬的幽默感。粗糙的面容、肥胖的体型、破旧的衣着,这一切与那个动荡的年代巧妙融合,既让人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又拉近了与普通百姓的距离,平易近人且充满趣味。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个包子店的伙计,竟然钟情于京剧,甚至对男扮女装的旦角怀有一份微妙的暗恋情愫。于是,当他得知自己要给饰演虞姬的凤小桐送包子时,他兴奋得跑得飞快,直奔凤小桐所在的戏楼。
在这一刻,黄渤的喜剧功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通过大嗓儿那一系列殷勤的动作、倾慕的眼神和巴结的台词,他巧妙地演绎出了一个普通伙计对名角的痴迷与爱恋。虽然进入戏院对大嗓儿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奢望,但因为送包子这个理由,他才能有机会一窥这片艺术的圣地。于是,大嗓儿在后台瞟了一眼凤小桐之后,便有些依依不舍,甚至忍不住将戏服穿在身上,尽显一名艺术崇拜者的单纯与狂热。
黄渤将大嗓儿这名角色的艺术崇拜和不拘礼仪的心态演绎得非常到位,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层次与性格的多样性。
而正是因为大嗓儿在戏院多待了一会儿,他才有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当姜武饰演的洪大帅出现在剧中时,这个朴实无华的乡村人物与大嗓儿产生了微妙的互动。大嗓儿看到洪大帅的土气打扮,突然有了京城人优越感,便以全新的口气和腔调开始与他对话。
面对洪大帅,大嗓儿变得神气十足,言语间大胆放肆,称他为“老实巴交的棒槌”。聊起京剧,大嗓儿更是装作内行,手舞足蹈地哄得洪大帅喜笑颜开,甚至请他唱上一段戏。大嗓儿毫不客气,用自己跑调的河北腔演唱《霸王别姬》中的一段唱词。
谁知,这正是洪大帅想要的。草根出身的洪大帅听完后,立刻决定让大嗓儿出演霸王。而黄渤与姜武的这场对手戏,堪称全片最精彩的段落,两位实力派演员相互碰撞,默契十足,将《戏台》的笑点推向了巅峰,让观众过足了瘾。
接下来的情节更是扣人心弦。当陈佩斯饰演的侯班主接到让大嗓儿演霸王的命令时,虽然觉得荒谬,但不敢拒绝,于是急忙去找大嗓儿。已经回到包子店的大嗓儿,早已将与洪大帅的戏谑抛之脑后,听到侯班主的请求,他一开始还以为对方在开玩笑,便用黄渤标志性的狡黠笑容做了个鬼脸。
然而,侯班主的神情却十分严肃,焦急地恳请大嗓儿出场救场。大嗓儿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才感到既兴奋又荒唐,心想着自己一个穷伙计怎么能演堂堂霸王呢?但最终在侯班主的再次恳求下,他终于答应了。
黄渤此时将大嗓儿的正经与朴实无华的气质演绎得入木三分。一个平凡的包子店伙计,竟然一跃登上了京剧的“高台”,在台下观众是京城的军阀和名流。大嗓儿开始有些胆怯,腿软得像棉花一样,甚至连登场的姿势都搞错了,惹得全场哄堂大笑。可是,这一笑却激发了大嗓儿身上那种来自平民的洒脱与勇气。尽管他的动作不规范,唱腔也只是票友水平,但那份“憨厚”却有一种独特的味道。
洪大帅看得津津有味,便不时在台下喝彩,甚至要求全场为大嗓儿鼓掌。尽管这一幕看似是强权下的闹剧,但它却成了全片最精彩的部分,展示了从平民到霸王的命运转变,也使黄渤的演技达到了巅峰,堪称他演艺生涯的一座里程碑,甚至比曾经的影帝奖杯更为辉煌!
黄渤的辉煌离不开他对艺术的尊重与敬畏。在拍摄这部电影时,听说陈佩斯身陷资金困境,黄渤不仅零片酬出演,还为剧组垫资,甚至将自己的房子借给了剧组使用。为了贴近大嗓儿的角色,他特地学习了河北乐亭方言和京剧唱腔,并且忍受了佩戴沉重头饰时的头晕目眩。
正是这种在浮躁风气中依然坚守品德和艺德的精神,使得黄渤与陈佩斯、姜武等实力派演员一同,打造出了这部经典电影《戏台》。